心中永远惦着你

刘希国

心中永远惦着你----我的“文联”。

你是一片洁净、宽廓、美丽而又神圣的土地。这里生长着紫罗兰和蒲公英,生长着海星星和狗牙花,生长着天风天籁和山歌野调。这里升腾着青草麦秸的气息和泥土清香,飘荡着井绳般的炊烟,覆盖着苍邈千里的厚雪。总之,你的怀抱里有轻舟漾过,有清风拂过,有青鸟掠过,当然,也有山河呜咽。你也从一个素面素衣的村姑出脱成了风姿绰约的仙子。无论怎样,我都喜欢你,过去到现在,一直痴心未改。

还记得那时90年代初,我刚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下中学教书。学校地处偏僻,后边是国道,前边是一条青石路,整日里是汽车的轰鸣声,学生的吵闹声。入目的是一例的旧瓦房,很萧索的样子,天空不见黄鹂的影子。晚上没电视看,几个单身者打打牌,一个子儿五毛钱,打一宿牌,赢者得四五元钱,外加两个明显的“熊猫眼”;或者喝喝七八元一瓶的廉价白酒,灼烧自己青春的胸膛。间或说点荤话,最奢侈的就是啃几个赊来的羊头,在夜的驱使下和咂巴着嘴的满足中安然静睡,十足的无聊生活。而我最崇高的精神享受便是听对面寺院里佛教徒的唱经。桔黄的晚风里,紫燕呢喃,剪着暖风,和着教徒的有韵律的唱经声,这一切能将人的灵魂洗净,我是不厌其烦的用心去听的。我心中顿时升腾起一股想干点什么的冲动热潮。

大约是2000年的一个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文友的介绍指引下走进位于县城文化馆内的文联。那时候,文联办公室高居六楼,一张古旧的办公桌,几把半新不旧的椅子,旁边是一个文物样的书橱,眺望南方,远处是崔嵬的祁连雪峰,还有苍崖云树,山岚烟岫。彼时,赵思超,程琪,赵生普,孟澄海诸先生正在商量出版《祁连风》的事宜,从刊首寄语到选文风格,从版面布局到印张确定,几个人甚至有点争吵了。我则像个零余者,坐在一旁静心观望。赵主席随手给我几篇还溢着墨香的稿子,我有滋有味的拜读起来。这些稿件典雅隽永的文字,精美的构思布局,睿智明哲的思想,将我深深吸引,“文联”在我心上烙下了一道印记。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小小县城居然还有“文联”这么个单位。从文字里结识了青春郁郁的诗人刘垠和凝练厚重的孟澄海,书香满身的程琪,温文雅致的赵生普,厚重大气的陈洧,古道热肠的田瞳,简约蕴藉的薛石云,质朴凝重的吴晓敏等先生,我的目光与他们的文字构成一种仰望的角度,心里憧憬着与诸位先生慢慢靠拢。于是有了一种冲动。

人不能空手去见上帝,我们的老校长语重心长地说,这句话极大地刺激了我。于是,无论是朝阳初升,还是午夜梦回;无论是上课间隙,还是周末暇余,我都在苦吟推敲。稿件一次次石沉大海,一次次收到的都是退稿邮件。不见《祁连风》刊登自己的片言只语,我失望极了,写了一首《鹧鸪天•自嘲》描述当时的感受:

正处青春脾性淘,没能及第作英豪。养家糊口凭粉笔,补地修天靠笔刀。

怜到老,始推敲,泛舟字海弄诗潮。十年画虎仍如犬,未见惊人一句高。

自己陷入了无边的烦恼。我更怀疑自己不是弄文字的材料,即使写一辈子也断然悟不出哪怕一句惊人的文字。一个下午,很高兴遇见了吴晓敏老师,交谈后,她极平静地说,我们的主业是教学,业余爱好是写作。不奢望写出啥惊天泣神的名堂,仅仅是一种自娱甚或是自慰而已。心里瞬间就释然了。于是,阅读,总结,体悟,模仿,我算是艰难地向文学大门摸索而去。从此以后,在文联不时组织的联谊活动中,和创作圈子里的人沟通多了,自己的进步总算也有了。

2002年我调到县城教书,终于能在余暇进入文联聆听行家里手的创作体会。这时候,文联已经搬到政府大院一楼。我和文联主席王振武,副主席薛石云以及邵丰年老师熟悉了。王主席的勤奋坚韧,邵老师的热情认真,薛主席的谦虚严谨,都让我受益此生。尤其是王主席,督促我鼓足干劲,争取出个文集,一切都让我心存感激。我在空闲时间,常去文联,要几本新出的《祁连风》杂志,谈谈新近的困惑,吐露心中的郁结,畅想未来的坦途。我对创作的认识较前有了理性的体会。于是故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在文字中复苏,被我移植在我的精神家园中,然后幻化成花一样缤纷的文字(至少我自信地认为),飘落进我稚嫩动情的叙述之中。园子中黄金般闪耀的麦穗、油菜,以及梦幻般迷离的豌豆花铺展着美丽的传说故事,自然地就有了诗,有了散文,有了小说,也就有了玫瑰般的爱情,蒲公英般的童话,月色星光般的绵绵相思。故乡----心灵,心灵----后花园,都是诗意的栖居地,都是精神梦幻的家园。

现在,我的篇篇拙作经文联各位编辑的斧正真的变成了端方的汉字,至少是一种认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因为在那些短诗长文中,深藏着我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关爱,对灵魂的剖析。是文联促使我拿起笔,让文字的花朵从心灵深处缓缓升起,洒满今生来世的路,给像我一样的后来者点亮远行的灯盏,让他们隔离落魄,不滋生无端的惆怅。文联让我从未知走向清晰,从混沌走向光明,从成功走向成功。

心中永远惦着你----我的“文联”。

红尘滚滚,我们在“文联”的百花园中寻觅着天风天籁。

痴痴情深,我们在与“文联”诸友的热情谈论中享受着文苑美景。

物欲横流,我们在“文联”的氤氲下依旧追忆着古典的风花雪月。

世态炎凉,我们在“文联”的滋养下还固守着那一份善良和真诚。

伴着“文联”的呵护,我风途雨路跌跌撞撞地走了二十年。胆怯,模仿,思悟,困惑,敞亮,一道道心路,都让我启心开智,日益淡然笃定,自然地笑对人生磨难,自然地处理生活中的龃龉。“文联”的确是我的精神家园。

我决心与文友一起,在“文联”的召唤下,以《祁连风》为阵地,一如既往地用瘦弱的笔描绘家乡的美景。祁连高地的雄浑苍凉,扁都峡谷的奇伟险峻,海潮波涛的飞瀑溅玉,洪水大河的逶迤壮阔。还有金黄的油菜,佐味的大蒜,饱满的麦穗,青青的草地,云朵似的羊群,以及家乡父老的爱与悲、歌与哭,都将是我常咏不衰的对象。我相信,拥有了故乡的人会拥有整个世界。

我决心和编辑老师们一起,给这一片土地留几句词赋,为这一方百姓送几句呐喊,为自己的唱上一支悠然的安魂曲。如斯,山河不会忘记,大地不会忘记。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会硬朗自豪地说,结交“文联”,不悔此生;学会创作,盛产快乐。

我们的一滴血,轻轻洇化开来,就能照见人性的美丑,就能辉映出光明与黑暗。

我们的一声咏叹,可以唱出有关爱与恨、悲与喜的乐章,可以给迷茫的人生带来春日般的温馨。

诗文是心灵的青枝绿叶,“文联”是青枝绿叶葳蕤生长的沃土。应该相信,大家悉心呵护的“文联”早己深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不管你走向何方,身居何地,都会有一茎马兰,一枝野菊,一枚红叶,在你的梦里开放,摇曳着激情烧的岁月。

民乐文联,我心中永远惦着你!

最后,不揣浅陋,赋诗一首,献给我永远的文联:

文联事迹何其多,我辈廿年逐逝波。

村树青稀应可待,庭花霜重又如何。

良辰定有红酥手,世路宁无白苧歌。

我借西风千里祝,艺苑仙姿舞婆娑。

(作者简介:刘希国,中学教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平时写点小文章,偶尔赚点碎银子。不求闻达,散淡生活。有小文见于报刊杂志。)

刘希国心中永远惦着你(刘希国心中永远惦着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