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Phenotypes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ntensive Care Med (2020) 46:2136–2152.

成人ARDS患者,可依据柏林诊断标准中的氧合指数(PaO2/FiO2),进行分级,轻度:201-300mmHg,中度101-200mmHg,重度≤100mmHg。中重度ARDS需要机械通气且PEEP≥5cmH2O,而轻度ARDS的PEEP可通过无创来达到标准。一项研究表明,ARDS轻中重的病死率依次升高,为27%、32%、45%。氧合指数是ARDS预后因素,在临床研究中,多使用150mmHg或200mmHg作为ARDS的预后判定标准。但要知道,氧合指数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的PEEP。

下图:ARDS的轻中重分型

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期临床表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生理分型)(1)

ARDS患者死腔增加,这和病死率相关。通气比率(ventilatory ratio ,VR)能够反应死腔情况,其公式为:MV(ml/min)*PaCO2(mmHg)/(PBW*100*37.5),其中37.5指的是理想PaCO2。

有研究者提倡使用呼吸做功来对ARDS进行分类,其中最有前景的为驱动压(airway driving pressure,平台压减去PEEP)和跨肺压(气道压减去胸腔内压)。呼吸做功在指导机械通气上很有价值,但在ARDS且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分类上是否有用,仍有待研究。有研究显示,对PEEP有反应、能提高氧合指数的患者来说,其预后更好,但这还需要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小儿医生发现,成人ARDS标准应用于小儿的时候,缺乏可操作性。首先,小儿的危险因素、病因、病理生理以及预后都和成人有所不同。其次,对于小儿来说,动脉血采集次数少、氧分压测量的不是那么频繁,因此氧合指数的计算很困难。第三,小儿的机械通气模式和成人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小儿来说,更常使用OI或OSI来对其进行分类。OI指的是oxygenation index,其公式为:(吸入氧浓度*平均气道压Paw*100)/氧分压。OSI指的是oxygen saturation index,公式为:吸入氧浓度*气道压*100/氧饱和度。2015年的小儿ARDS会议中,小儿ARDS指标排除了围产期患儿,同时影像学中,可为双边病变或单边病变,使用OI或OSI来评估患儿的氧合情况,肺水肿起源和时间同成人。

PROS对联研究正在进行,其为多因素、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涉到俯卧位通气、仰卧位通气、传统机械通气、高频振荡通气,研究在60家ICU进行,研究还涉及到ARDS的生物标志物。该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