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与黑,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单选)

A 正义与邪恶

B 纯洁与黑暗

C 两种颜色

如果你的答案是C,恭喜你!你的思维并没有受到英语种族歧视思维范式的影响。

在英语语言文化中,黑色往往是邪恶势力的代名词,而白色则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

测测你的听力年龄(你有没有受英语种族歧视思维范式的影响)(1)

正如已逝津巴布韦前总统穆加贝所说:

只要白色汽车仍在使用黑色轮胎(WHITE cars using BLACK tyres),种族主义就不算结束;

只要黑色还代表霉运而白色代表和平(BLACK for bad luck and WHITE for peace,种族主义就不算结束;

只要人们在婚礼上仍然穿着白色礼服,且在葬礼穿黑色衣服(wear WHITE clothes to weddings and BLACK clothes to funerals),种族主义就不算结束;

只要不付账的人依然被列入“黑”名单,而不是“白”名单(BLACKlisted, not WHITElisted),种族主义就不算结束;

即使是玩斯诺克,你把黑球击入袋中,但白球没留在球案上,你也不算赢(斯诺克中,白球为主球,黑球是分值最高的目标球要最后打)。

测测你的听力年龄(你有没有受英语种族歧视思维范式的影响)(2)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跪杀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一事,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反种族主义抗议。各国民众纷纷加入示威活动,以各种方式高呼“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测测你的听力年龄(你有没有受英语种族歧视思维范式的影响)(3)

当地时间6月7日,英国布里斯托市的抗议者将17世纪奴隶贩子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铜像拽倒、涂鸦、扔入河中。科尔斯顿生于1636年,曾负责将8万名成年人以及儿童从非洲贩卖至美洲。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奴隶贸易激增。从1700年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奴隶贩子一共从非洲贩卖了300万余名黑奴,其中绝大多数被贩往北美殖民地,成为今天美国种族冲突的源头。

自从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以来,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从未停止。有些是明面上的人身攻击,有些则隐含在英语语言和文化中,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白与黑的隐喻:好与坏,正义与邪恶的对立。

据文献记载,“黑名单”一词于1624年出自英国诺里奇主教约瑟夫·霍尔(Joseph Hall)之口,用于指邪恶之人的名单。200余年之后,也就是1842年,“白名单”一词出现,用于指可享受一定特权或优待的人或者组织。

这种黑与白的隐喻,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影视剧中。

测测你的听力年龄(你有没有受英语种族歧视思维范式的影响)(4)

比如,美国NBC电视台于2013年推出的犯罪题材电视剧《黑名单》(Blacklist)。该剧讲述了一位绰号“红魔”的前军事情报官员根据手上的“黑名单”逐个抓住各路罪犯的故事。这个黑名单里,都是些罪大恶极的恐怖分子。

测测你的听力年龄(你有没有受英语种族歧视思维范式的影响)(5)

这种隐喻,也普遍出现在儿童动画片中。比如风靡全球的英语动画片《小马宝莉》。在这部动画中,白色的马,为宇宙公主,代表正义和荣光;黑色的马,为梦魇之月,代表邪恶和算计。对于如白纸一般的儿童来说,这种黑与白的隐喻,无疑会对其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的你,是否也被潜移默化了?

(作者:伊斯特 责编: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