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道理论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失败与成功的作文议论文素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失败与成功的作文议论文素材(有关得与失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失败与成功的作文议论文素材

得与失

★道理论据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欲将夺之,固先予之。——老子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5.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淮南子》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

9.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都失去了。——(古希腊)伊索

10.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清·张廷玉《杂兴》

11.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宋·邵雍《观棋大吟》

12.人生浮沉,世事难测,当知得失随缘,闲淡由之。——白落梅

13.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歌德

14.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傅雷家书》

15.以准备失败的心情去迎接胜利,这是一个人面临得失的时候所必须有的一种态度。假如只准备成功而不准备失败,当失败到来时就来不及了。——罗曼·罗兰

★事实论据

1.柳宗元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崭露头角,平步青云,身居高位,后因参与“永贞革新”,受到牵连,被朝廷一贬再贬。但是他在担任永州司马、柳州刺史等职期间,却为后世留下了《永州八记》等诸多不朽诗文。为此,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即使让柳宗元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可以在一个时期内出将入相,但是用仕途上的得意来换取他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何者为得,何者为失,必定有人能分辨得一清二楚。

2.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罹患重疾,丧失了视力、听力,不幸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了大学。她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 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引起轰动,激励着人们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努力追求梦想。

3.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他宁愿失去功名利禄,也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却换回了神仙般怡然自得的生活。苏轼一生也屡次遭贬,但他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贬到岭南时,他也能富有诗意地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豁达。

蒲松龄失去了,失掉的是科举后的功名,但他却攀上了文学的高峰——《聊斋志异》;史铁生失去了,失掉的是在一个人最“狂妄”的年纪应该拥有的健康,但他却得到了一片生命的绿洲——《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老屋小记》

苏东坡屡遭坎坷,依然“一蓑烟雨任平生”;郑燮遭罢免,却也“不患得,斯无失”。他们懂得笑看得失,所以即使不能一生遂顺,亦能活得惬意安乐。人生总是潮起潮落,但如果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你会发现,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4.人生没有绝对的事。在某些时候,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而且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要多。英国的伟大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眼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音乐演奏到极致的奇人。他们之所以有那样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一颗平常心,不计较利害得失。

5.“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变法失败后,本有机会逃走,然而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就义之日,观者万人,而他慷慨神气不少变,从容就义。今日再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豪迈壮烈的诗句,依然心旌摇曳,感慨万千,仰慕之至。

6.施瓦辛格:舍得放弃

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是个喜欢不断超越和突破自我的人。

他年轻时,曾蝉联五届世界健美冠军和七届奥林匹克先生,创造了健美界史无前例的传奇。就在大家都觉得施瓦辛格今后理所当然要在健美界发展的时候,毫无表演经验的他却突然华丽地转身,开始涉足影坛。靠着在《终结者》等影片中的出色表演,施瓦辛格成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影星之一,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粉丝。就在他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施瓦辛格再次出人意料地离开影坛,开始涉足政坛,再一次华丽转身。他成功当选了加州州长,任期长达7年之久。

每次在事业正当巅峰之时,施瓦辛格都选择了急流勇退,转而投人另一项全新的事业中,这让很多人不解。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施瓦辛格想了想,微笑着反问记者:“请问当你攀登到了海拔4000米的山顶时,如果还想攀登另外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山峰,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当然要先从4000米的山顶下来呀。”记者毫不犹豫地答道。“对,要想爬上更高的山,就必须从眼前的山上下来,因为一个人不能同时站在两座山的山顶上。如果你不能从眼前的山上下来,便永远无法爬上更高的山。”记者听后非常佩服,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8.柳永被弃于当朝,终日与歌妓、舞女为伴,他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然而市井间的生活造就了他独树一帜的词风。使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致力写词的专职词人。

9.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在吴越大战中,失去了自己的江山,他卧薪尝胆,失去尊严,忍辱负重。最终一举击败了夫差,报了仇,雪了恨,复了国。并留下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

10.陈后主,他一味追求享受、欢乐,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谱写了被后人视作“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与美人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助兴。 他虽得到了逍遥快活的生活,得到了“美女充下陈”,得到了“酒池肉林”的奢侈,但是,他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江山,自己的美人,甚至自己的一切。

11.弃医从文——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他刚去日本留学时的志愿是学医救国。医治国人的虚弱的身体,使他们强健起来,不再是“东亚病夫”。然而,当他发现,国人最大的病症并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思想的麻木时,他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作为疗救国人的武器。他失去了做医生的机会,然而他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文豪,得到了世人的敬仰。

1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时候塞上有一位养马的老翁,有一天他的马不见了,而在一年之后带了一群良马回来,小马驹长大之后老翁的儿子试着去骑,却被马驹甩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之后塞外发动战争,到处都在征召壮丁作战,老翁的儿子因为残疾而免于一战。老翁的邻居们一连几次都根据眼前事情来判断老翁的遭遇是祸是福,而老翁却有着“焉知非福”的思想,预料到之后事情的好坏。故事流传,后人便用焉知非福来比喻一时受到损失不一定是坏事,也许之后会因祸得福。

13.苏东坡淡然面对成败:

苏东坡21岁进士及第,年纪轻轻就以文才而名扬天下。可是,在“乌台诗案”中他遭人诬蔑而身陷囹圄,后来被一贬再贬,直至流落海南蛮荒之地。命运的巨大起伏没有将苏东坡击垮,仕途上的失意反而成为一个契机,他籍此开阔了心胸、升华了境界,凭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成为“豪迈派”词宗,并作为一代文豪而享誉至今。苏东坡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的“得与失”并非绝对,只要坦然面对,有些令人遗憾的“失去”,也能变成令人欣慰的“得到”。

14.毕淑敏放弃心理学博士: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是一名心理学研究生,在快要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她突然放弃了。她担心一个几十万字的心理学博士论文写下来,可能就不会写小说了,因为学科不一样,思维的训练也不一样。后来她把原本人气很旺的心理诊所也关闭了,专心从事自己喜爱的写作事业。最终她凭着一部部的优秀作品,成为了最受大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可见,有时候主动放弃也是一门学问,学会放弃,才能真正做自己人生的导演。

15.“断臂钢琴师”——刘伟

刘伟,第一届中国达人秀总冠军,有着“断臂钢琴师”的美誉。10岁因意外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12岁时在康复医院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学习打字,22岁时挑战吉尼斯纪录,以一分钟打出233个字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专业7级。他当选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在那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失去了双臂,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生活,没有放弃梦想,凭着自己的坚强和毅力,他得到了一项项的奖项,得到了一次次的荣誉。他在失去的时候,也得到了许多许多。

16.古人云:“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拥抱了晨钟,又怎可能拒绝暮鼓?”所以,心宽一寸,路宽一丈。生活需要的只是一种态度,得失只是一种心境。聚散离合,忧患得失,也只是一念之间。 因此,得失两难全,取舍需三思。应做到凡事不必太在意,凡事不必去强求。以随缘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得与失,就是人生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