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在四川省仪陇中学读了3年高中,这是他人生转折中最重要的3年。今天仪陇中学官微发声:祝福黄国平,愿所有少年都能找到理想植根的土壤。高中3年时光,那个“网管”少年,留在母校影册里,每一张照片都面带微笑。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回西南大学(中科院博士黄国平高中母校再发声)(1)

从网上爆红的那天开始,仪陇中学的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分享了黄国平的求学故事,也给学生们宣讲了他的求学经历中那些触及人心的无畏和坚强。曾经的那个少年在校时期的目标坚定,刻苦勤奋却一直留在我们的影册里。从班主任饶彬老师保存的照片里我们看到,那时候的黄国平不算胖,穿着朴素,但是干净整洁,最为难得的是,他在每一张照片里都是面带微笑的。饶老师说,他是开朗的,从未因为困境而自暴自弃,跟老师同学相处融洽。从进校那一天,老师就了解到了他的困难,在学校有着完善的资助系统的背景下给予了他最大的资助,高中三年的学杂费全免,并且联系了爱心老板“胡叔叔”对他给予生活费的资助。当时的同班同学隐约知道他的困境,但老师从不在孩子们面前过度渲染这种苦难,也从不过度强调学校的资助,同学们也就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不打探别人的苦难,尊重每一个伙伴的隐私。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的爆红,社会也不会知道饶老师、胡叔叔以及学校曾经对他的无私给予。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回西南大学(中科院博士黄国平高中母校再发声)(2)

教计算机的吴文波老师一提到他就很激动,那是一个分数至上的年代,而高考是不考计算机学科的,但是不管是班主任饶老师还是计算机学科的吴老师对于他在这方面的爱好都给予了一百分的支持。吴老师说,“他是一个在计算机方面有着超常天赋的学生,很多我没有想到的,我不会的,他都在积极钻研,我们很鼓励他多钻研,也非常乐于跟他一起探讨”。黄国平所就读的高2007级1班是一个远程直播班,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与成都七中资源共享。在这样的班级里,计算机操作和维护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在高中三年里,饶老师就直接让他担任了班级的“网管”。对于这样一个对非高考科目表现出浓烈兴趣和超常天赋的少年,学校对他的爱好和专长的全力支持和保护一定给予了他强大的力量。

仪陇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20年,在全国脱贫攻坚的大浪潮中才完成了“脱贫摘帽”。仪陇中学建校于1926年,肩负着地方基础教育的大任,在近百年的历史中,从仪陇中学走出的学子数不胜数,无法去准确统计这些学子中有多少是像黄国平一样,在苦难中开花,而后在各个行业表现优异。这些年来,与其说仪陇中学是一所学校,不如说她是一位母亲,她用尽自己的力量,还借助各方力量来爱护她的每一位学子,如国家助学金,英才奖学金,西瑜助学金,滋蕙计划,励耕计划等不胜枚举,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都是我们的未来,仪陇中学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学子因贫困而错失他们的梦想。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回西南大学(中科院博士黄国平高中母校再发声)(3)

黄国平火了,母校选择默默祝福他,所有的苦难都已经是过往,愿他行稳致远,为祖国,为更多的人发光发热。更可喜的是,在县城搬迁多年后,仪陇中学已在新县城建起了新政分校,办学条件大为发送。走进仪陇中学,老师们依旧平静认真地上课,孩子们依旧平静认真地读书,愿梦想不再流浪,愿所有少年都能找到理想植根的土壤。

和黄国平一样,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村里孩子走出大山。饶彬老师介绍,黄国平同寝室7人中有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名校的。近三年来,学校有近300名学子进入211以上全国重点大学深造。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回西南大学(中科院博士黄国平高中母校再发声)(4)

“2017年以来,我们县共有1.1万名学生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教育扶贫中,我们建立了控辍保学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例因贫辍学。”仪陇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局长王英龙介绍,5年来该县累计投入36.5亿元实施县城教育扩容工程,真正做到“城市发展到哪里,学校就建设到哪里”。生活向上,时间向前。当年那个煤油灯下写作业的孩子,如今已成为实验室中忙碌的科研工作者。但正如黄国平自己所说: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功业已成早已不是少年,鬓毛已衰,游子何尝年少!唯一年轻的,就是依靠奋斗的信念、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对待生活的真诚。怀揣这份初心与信念,愿每个人都能走到梦想的彼岸。(图片由仪陇中学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