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油,爱学习的你。

背古诗词过关记录(古诗词等级通关闯)(1)

1.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类霜天竞自由。(拟人)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夸张)

C.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类比)

D.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拟人、双关)

2.下列诗句所对应的季节,与“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相同的一项是(   )

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下列诗句与送别无关的一项是( )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对下列诗句使用的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容颜憔悴和无情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运用了赋的手法,写桑葚是甜,但斑鸠吃多了会昏醉。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主人公今昔心境的不同。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比兴,意思是水有岸,泽有边,男子却变化无常,我的痛苦没有尽头。

5.下列诗文中,借用典故来表情达意的一句是(   )

A.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C.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周 《逍遥游》)

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不要三心二意,赶紧归于自己。

B.《归园田居》(其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通过写无灰尘杂物的“户庭”和安适悠闲的“虚室”来衬托诗人恬淡的心境,并直接抒发了自己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

C.《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用夸张手法,描绘天姥山的雄伟气势。“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而且赋予强烈的动态感。

D.《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伤别离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7.下列对于课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中的“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这篇文章围绕“学习要坚持”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运用了比喻论证、排比论证、正反论证等手法,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B.小说《庖丁解牛》塑造了庖丁这一技艺高超、工作谨慎、擅于思考的人物形象。“庖丁”其实就是“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C.烛之武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存郑对秦国有利无害,最终说服了秦伯。

D.在七言律诗《登高》中,颈联将萧萧落木与滚滚长江对句,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写景的同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背古诗词过关记录(古诗词等级通关闯)(2)

8.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比如:“_____”。

A.①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C.①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9.近年来,美国肆意加征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给两国经贸关系蒙上了阴影。有媒体评论说,面对疾风骤雨,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近14亿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底气。下列最能体现中国人民面对经贸摩擦的信心和底气的诗句或谚语是(   )

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10.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带有特定的意蕴。请仔细品读下列诗句,选出其中“柳”意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

C.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宋·晏几道《清平乐》)

D.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11.《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2.选出对《咏怀古迹(其三)》理解不当的一项(   )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气势不凡的自然环境,衬托人杰地灵,并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两句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前往北方大漠异域,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颈联既写出王昭君美貌不被昏庸的君王所识,也写出昭君不忘故土,但也只有魂魄月夜而归,生容和死魂的反差震撼人心。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只是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

13.选出对李白《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人蜀要道,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14.毛泽东认为“人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以下诗句中最能有力支持这个观点的一句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5.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背古诗词过关记录(古诗词等级通关闯)(3)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B 6.B

8.A 9.C 10.A

11.A 12.D 13.D

14.B  15.D

背古诗词过关记录(古诗词等级通关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