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飞天梦

嫦娥飞入广寒宫,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关于飞天的神话故事不胜枚举,这些神话和传说,都表达了人们对飞天美好的向往。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1)

敦煌飞天仕女图

自古以来,人类都向往飞行,古代人认为长了翅膀的东西就能飞。于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便发明了一种叫“鸢”的飞行器,用作战争时的通信和侦察手段。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鸢”逐步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并拥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风筝”。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2)

直到今天,风筝仍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公园里,在草地上,在乡间池塘边……小小的风筝,承载着每一个人美好的童年回忆。与此同时,作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之一,风筝也影响着航空业的发展,许多航空科学家都曾经利用风筝做过大量的飞行试验研究。

最初的飞行探索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飞行的探索热情愈发高涨,尝试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器:

1809年,英国人乔治·凯利试制的一架滑翔机,成功将他带到了几米之外的地方;1871年,法国人佩诺发明的“飘动者”号飞机模型,在11秒之内稳定飞行了40米;1890年,法国人阿代尔研制出安装了蒸汽发动机的蝙蝠形动力飞机,完全依靠自身动力水平起飞成功……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3)

阿代尔蝙蝠形动力飞机

前人的实践激励着一批批怀揣飞天梦的人开启了逐梦之路,莱特兄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莱特兄弟从理论研究开始,以飞行理论为基础,经过数以百次的试验,最终在1903年12月17日操纵“飞行者1号”成功起飞,完成了人类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开创了人类自由飞翔于天空的飞行时代。

距离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冯如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冯如1号”,并于1909年9月21日试飞成功。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4)

冯如设计的飞机

从模仿鸟类飞行特征、研制简易飞行器,到利用加热空气产生浮力制造热气球、研究带发动机的动力飞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经过一次次探索与实践,终将飞天梦逐步照进现实。

百年逐鹿空天

“飞行者1号”的成功,为之后一百多年的飞机发展进程悄然拉开了序幕。

战争历来都是新型武器的试验场。飞机出现之后不久,便被正式投入战场,而在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洗礼之后,飞机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飞机非常简陋,机身主要用木料和金属线制造,机翼和机身用涂上胶的布覆盖,动力的不足限制了飞行速度,为了增加升力,许多飞机都被设计成拥有双层或三层机翼外形,更有甚者还设计成了四层机翼,可以称得上是千姿百态。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5)

一战初期的三层机翼飞机

这一时期的飞机主要承担着战区侦察的任务,不同阵营的飞行员在空中见面甚至还会挥手致意,十分友好。但随着战火的升级,战争双方飞行员间不友好的零星交火逐渐开始频繁起来:很多激奋的飞行员用随身携带的手枪,去射击在空中相遇的敌机飞行员,随后又索性搬上砖头,用机上的砖头去砸敌机螺旋桨使其坠机。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6)

驾驶员使用手枪进行攻击

一来二去,人们萌发了利用飞机对敌人进行武力打击的想法。法国人开始尝试给飞机加装机枪,并成功干掉了一架德军飞机。“还能这么玩?”于是各国纷纷开始跟风和效仿,各种机枪被大量装上了飞机。后来根据战场局势的需要以及空中战场的开辟,参战各国都研发了专业的重型轰炸机,用于执行对地轰炸任务。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7)

战斗机上加装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虽然战争暂时结束了,但是航空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并没有休息,他们都在努力设计各种新式的飞机、研制更加强劲有力的发动机,军用飞机的发展开启井喷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飞机完成了三次跨越。

首先改变的就是飞机的外观结构。因为战争需要,航空发动机得到了极大发展,功率和推力都有显著提升,飞机从双翼机、三翼机变成了单翼,灵活性、速度、升限得到了很大提升。

其次改变的是飞机的制造材料。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款飞机开始,飞机的主要制造材料一直都是木头,随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战越来越激烈,飞机制造开始使用结实且轻质的金属材料,铝合金成为了飞机制造的主要材料。因为材料的改变,飞机就能飞的更高更快,便出现了全封闭玻璃座舱。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8)

封闭玻璃座舱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和制造材料的革新,让飞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开辟了空中战场的新模式。历经两场战争的洗礼,人们逐渐重视飞机在军事上的强有力作用,飞行器进入技术变革的攻坚期和井喷期。

现如今,战斗机不仅飞行速度快、飞机性能机动灵活、电子设备功能强大、携带武器数量更多,而且在机型设计上也有许多的发展和创新,翼身融合体、边条翼、前掠式机翼等各种新设计先后涌现并被应用到飞机上。

民用飞机的欣欣向荣

在军用飞机蓬勃发展的同时,民用飞机也在迅速地进步。最早的民用飞机由一战后过剩的军用轰炸机改装而来,最开始用于运货,后来发展到载客,并在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逐渐出现了固定的国内、国际航线和航班。

喷气推进技术的出现,同样也成为民用飞机发展的新动力。1949年,英国研制成功一种中程喷气式客机——“彗星”,将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一下子由400千米/时提高到800千米/时,这也是人类航空史的第一种喷气式民航客机。随后,美国、法国和苏联也都成功研制喷气式民航飞机,民用航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9)

中程喷气式客机——“彗星1号”

在追寻自主研制民航客机的道路上,中国人也未曾缺席。从“新舟”系列到ARJ21支线客机,从运10到C919大型客机,一代代中国航空人薪火相传,攻坚克难。如今,ARJ21已经批量投入运营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经过9年攻关,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已于2017年5月首飞。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坐上国产大飞机实现空中出行。

世界航空史里程碑(世界航空的探索与发展)(10)

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