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傍晚6点,贵阳国际城入口,“光和社区微公交”起始站。一辆“小蓝车”缓缓驶来,忙着回家的上班族们正在排队上车。自从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在国际城推出的“光和社区微公交”,解决了业主从社区门口到家“最后一公里”的行程问题,极大地方便了业主出行。

贵阳国际城社区,毗邻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社区里面多为山地,爬坡下坎,比较难行。“我们试了一下,从水岸广场出发步行绕小区一圈,需要40多分钟。”退休10年的张阿姨和老伴儿家住贵阳国际城H1组团。微公交开通之前,每次在小区门口水岸广场永辉超市买了菜,她都会打电话让老伴儿来帮忙提菜。“从小区门口到我家楼下,一直上坡,特别费劲。”张阿姨说。

贵阳火车站摩尔城(贵阳国际城回家就坐)(1)

市民正在乘坐“小蓝车”。

如何解决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贵州公司调研和考察多个省外优秀项目后,决定在贵阳国际城开通“社区微公交”。微公交以国际城入口水岸广场作为起始站和终点站,在社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置站点。最终,结合国际城实际情况和业主的建议,确定了两条行驶路线,基本能够满足业主社区生活出行的需求。

社区微公交配备3辆小蓝车,同时也配备了3名驾驶员。在正式上岗之前,驾驶员被派到培训学校训练了2个多月。在成为微公交驾驶员之前,他们是国际城物业工作人员,对社区路况也相当熟悉。

5月1日,光和社区微公交正式运营。每天早上7:30发车,晚上7:30收班。按照计划,微公交每半小时发车一次,但在实际运营中,当乘客满员时,也会提前发车。

贵阳火车站摩尔城(贵阳国际城回家就坐)(2)

市民正在乘坐“小蓝车”。

按照贵州公司的规定,社区微公交的车速不得超过15千米/小时,绕小区行驶一圈只需要15分钟。路过每一个下坡减速挡板时,驾驶员都会提前轻点刹车,以防止突然减速或者轮胎与减速挡板撞击导致公交颠簸剧烈。

“这些驾驶员真的很细心。”张阿姨说,自从社区微公交开通,她就成了“资深乘客”,几乎每天都会坐一趟。“我经常看见,遇到上了年纪或者腿脚不便的乘客,驾驶员都会过去扶一把。大家都觉得很温暖,也很感谢他们。”因为微公交刚开始运营的时候是夏季,为了保证通风,车身两侧没有安装挡风玻璃。进入深秋季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社区微公交全部安装了挡风的玻璃。因为车身以蓝色为主,业主们都亲切地称其为“小蓝车”。

今年8月,贵阳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光和社区微公交的出现,将国际城内部的学校、医养中心、食堂、超市、广场,以及未来即将开放的业主图书馆、多功能运动场等生活场景串在一起,让国际城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业主们的往来交流更加频繁、密集,生活因此而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图文由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