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在《长河志籍考》中曰:“德州古平原郡隋之长河县也,长河县始在河西后移置河东,所谓永济渠名即今之卫河”。就是说今天德州城西的南运河就是原“永济渠”的故道也。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古地图(德州南运河是永济渠故道吗)(1)

永济渠是隋炀帝大业四年(608),“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即永济渠是在曹魏所开凿白沟的基础上,又开凿的一条南达黄河、北通涿郡(北京)的运河。是隋朝调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

永济渠全长1900多里。随大业七年(611年),炀帝乘龙舟沿永济渠北上,水陆兼程抵达涿郡全程4000多里仅用了50多天,足可见当时通航能力之大。

唐宋时期永济渠流经的路线,经今人们详细考证后大致为:自河南武陟引沁水流经新乡、汲县、洪门、黎阳(今浚县)、内黄(县西旧县)、洹水(今魏县洹桥村)、魏县(今未城)、魏州(今大名东北大街乡)、馆陶(南馆陶)、永济(北馆陶)、临清(临西)、贝州(清河县西旧城关镇)、东折经武城(今县西旧城)、历亭(今武城县),复折北流,经长河(德州)、安陵、东光、长芦(沧州)、乾宁军(青县)至独流折向西北,经安次(今旧州),利用桑干河(今永定河)至幽州(北京)西南。

永济渠分为两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经今新乡、汲县、滑县、内黄,魏县、大名、馆陶、临西、清河,武城、德州,吴桥、东光、南皮、沧县、青县,抵天津市;北段自天津经的武清的安次、到达涿郡(北京)。

唐、五代曾对其进行疏浚、筑堤后,成为维持中原与幽燕地区水上往来的主要纽带。隋唐称其为“永济渠”,宋及北宋继续沿用,习称其为“御河”。金朝初年,黄河南趋,加之建都中都(北京),他们为了沟通山东、河北之粟又对御河加以疏浚,在濒河之城德州置仓,以贮傍郡之贡,御河的航运又有所恢复。

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后,他们需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的运输航线,他们在至元二十年到至元三十年(1283~1293)间,先由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先生,主持开凿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然后又相继开通了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等,将运河联通改成了北京直达杭州的直线河道,初步形成了“京杭大运河”,比隋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运河里船桅如林,航运繁忙。北京城内所需物资,多由运河漕运抵京,特别是明朝永乐年间,又曾为江南粮饷转输北京而对其彻底复行疏凿,最终形成了真正畅通的“京杭大运河”。它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运河边的德州城一度获得“九达天衢”之美称,民国初年文字训诂学家胡朴安先生称,明清时期的德州“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之左。”德州城也由此而发展成了比较繁华的商业城市。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古地图(德州南运河是永济渠故道吗)(2)

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铜瓦厢决口。黄河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此而截断了京杭大运河,形成了今天河南、河北、山东的黄河区段,原穿苏北汇入黄海的老黄河而化为遗迹。故自此黄河以北的所谓“京杭大运河”,便又恢复到了元朝之前的局面,即今天所谓的“漳卫南运河”了。

该段运河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治理下又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为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1975年左右因多种原因,该河枯竭断流使之停航。

今天除德州段部分南运河仍占有原“永济渠”的河道外,其它地方已很难见到永济渠的踪迹了。故德州城西的南运河北段,才是原“永济渠”,即“京杭大运河”的原河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