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人处世的六条准则 道德经多言数穷(1)

佛家有云:人生实苦。

但究竟人生中的苦是什么?或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吃不饱,穿不暖,婚姻不幸,失去亲人等等,就是命苦。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天地不是人,肯定不能像人那样去思考,所以没有仁慈之心,将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祭坛上喂牲畜的草所扎的狗,让他们自己干枯。圣人也要效仿天地,把百姓当作草扎的狗,让其自生自灭。

可见做人确实很苦,你唯有靠自己努力,才能摆脱那份苦。

针对于此,哲学家老子提出解决办法,“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讲,人要随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时候话太多,反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做人要保持好内心的淡泊平静,反而得到的会更多。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六条准则 道德经多言数穷(2)

河上公曾就此注释说: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舌并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

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这三种人,人虽好,人生路却走得很艰难。

01总是迁就妥协他人

总有些人,一味地忍让,然而并没有换来他人的同等对待,而是对方的得寸进尺。

一些人,对于你的付出,他们不觉得你是不计较,而认为是你应该做的,他们习惯于你的乐于助人,甚至,当你拒绝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会觉得你是在小题大做。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太过于妥协,就会没有立场,你大包大揽的同时,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

这也是有些人虽然善良和忠厚,但却不一定带来人生的好运,相反,会吸引一些爱占小便宜,口是心非的人,给他的生活带来困扰和磨难。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六条准则 道德经多言数穷(3)

所以,做人,要有原则和底线,触碰到底线的事情不要做,关系到原则的问题要讲清楚,一味的退让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弱,太过于服从只会助长他人欺人的气焰。

人生路漫漫,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会顺心如意,但肯定不会是离了你就不行,所以,适当的放手和拒绝,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价值。

02过于深情的人

感情里过于执着和深情的人,一旦遇到错的人,就会成为被虐的一方,一个人的深情,会给对方提供肆无忌惮的理由,而不一定能换来同等的爱。

深情的人,总是不求回报地对一个人好,即使那个人伤害了自己,也要全心全意地为对方着想。

为对方付出全部的温柔和爱,却也因为爱得太过用力,在失去之后久久不能痊愈。

这世上有太多的感情很复杂,太过深情的人,当感情结束后,往往是受伤害最大的那个,俗话说,多情总被无情伤。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六条准则 道德经多言数穷(4)

很多人为情所伤后,痛彻心扉,可是事实上伤害他的那个人并没有做什么心狠手辣的事,只是有些人内心过于执着,过于深情。

究其原因,就是做人太浮,太过轻信诺言,轻信他人。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而不是生活在童话故事里,生活中各种情感说白了也是现实的,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有超越现实的爱,更不会有遗世独立的感情。

太过深情的人,往往被伤害得伤痕累累,在进退无望的感情里痛不欲生。所以,人再善良,再认真,走不出情感的束缚,人生路就很难往幸福的路上走。

03说话没有分寸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与人交往,点到为止,言辞有度,真正的朋友,都懂得分寸。

还有一句话,叫做,嘴下留情。

很多话,说三分,留七分,人与人之间,爱是相互的,但再包容,再理解,有时候一句不相称、不合时宜的话就会伤了感情。

人和人之间的交心都是从话语开始,别人听不得的,就不要乱说,别人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于人。要知道,有时候,一句话就可能伤了一个人的心,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不要以为心直口快就是真性情,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口无遮拦,也不要把无心之过挂在嘴边,因为你的话语里藏着你真实的内心。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六条准则 道德经多言数穷(5)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对人真诚的人,嘴巴也善,虚伪的人,嘴里透着刻薄。

感情再深,也要顾忌好对方的心情,不要口不择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话没有分寸的人,可能自己不以为意,可是在他人眼里,已经看出了你的肤浅和不尊重。

做人做事,不要给别人难堪,你给别人难堪的同时也在给自己招惹麻烦,更不要太武断,你的口无遮拦说不定已经触碰了别人的底线。

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不能看透不能说透的人和事,少说多做,用行动更加赢得他人心,看破不说,用真心更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爱。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六条准则 道德经多言数穷(6)

用文字养心,用诗书养魂!感谢您的关注!——坦然的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