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成年后长到一个理想的身高,知道如果身材过矮会让孩子在生活、择偶、工作选择中处于劣势。国外有研究称身高与社会尊重、绩效及收入呈正相关。

但往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对身高生长知识正确的认识,比如:

“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就能保证充足的生长激素的分泌。早睡晚睡不影响身高。”

“孩子有些早长,有些晚长,我孩子现在长得不高只是因为他说晚长类型的”。

错误的观念导致孩子错过了身高发育的时间,待孩子身高生长接近停止时才醒悟,却是悔之晚矣。

女儿嘉宝是过敏儿童,对高蛋白食物过敏。婴儿的时候错吃来一段时间的普通奶粉,常常满脸由过敏引起的湿疹;发现这个问题后改吃深度水解奶粉,一直到现在六岁幼儿园毕业。因而她一直长的比较瘦小。 一天早上我送她到幼儿园后,在围墙外看她和同学们玩耍,惊觉她已经比那些长得最高的同龄孩子矮了小半个头,引起我的焦虑感。

阳光底下无新事,我想儿童长高这个会引起家长焦虑的事情是多年存在,一定会有人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去找这方面的书籍来学习。感谢互联网,自从有了电子书之后,找到合适的图书比以往真是容易太多了。很容易通过查找关键词找到感兴趣的,并且通过好评度筛选有价值的图书。

经过一番学习之后,我按照学到的知识对嘉宝的身高促进进行了实践,三个月来她每一月可以长高0.55~0.6厘米。按照我设定的计划,如果以后每月都实现了我给孩子制定的身高促进的目标,嘉宝成年后身高可以达到1.66米。(按照遗传身高的计算方法,她成年后身高只有1.56米。)

下面的内容主要是一篇读书笔记。在长高这种专业的事情上我们要听专家说怎么说。推荐的这本书叫《长高不再是梦想》,作者蒋竞雄。

《长高不再是梦想》中写有一个案例:

志强是一名成功人士,在哈佛大学获得生物专业的博士学位后,从事健康管理工作。志强有兄弟4个,除了他身高只有160厘米出头外,其他几个兄弟都高大威猛。在兄弟当中志强学习是最优异的,但是每次和他那些身材高大的弟兄站在一起时,从身高上看他就像个捡来的孩子。

志强自幼聪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以在兄弟当中,最受奶奶的偏爱。初中时每天上完晚自习回到家,经常都已经9点半了。奶奶总是做好一碗面条给他做宵夜。奶奶认为,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他,学习任务繁重,需要加强营养。初中3年,志强就是在这样的喂养中度过的,原本匀称的身材被喂成了肉球,身高不见增长,体型却不断地横向发展。

志强和他奶奶一直都百思不得其解:开了3年小灶,为什么养出来的他却是五短身材呢?

蒋医生点评,这是又一个被错误观念贻害的孩子啊!

身高的生长离不开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而生长激素一般是在夜间呈脉冲式一波一波地分泌的。最高的一波生长激素分泌时间通常在午夜时分,也就是说,在夜里11点到凌晨1点之间。并且,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血糖水平有关。血糖水平较低会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血糖水平较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当年志强经常在夜里10点左右吃完面条,血糖会升高。这时候睡觉,较高水平的血糖就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直接抑制了一天当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一波的峰值。生长激素分泌少了,肯定会阻碍身高的生长。原来志强的身高是被他那好心的奶奶错误的做法给断送了的。

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严重后果,家长们需要了解身高发育有那些误区。要保障孩子成年后达到理想身高,需要系统地了解有关知识:

  1. 评价身高发育的各种指标
  2. 那些因素会影响身高
  3. 如何促进儿童身高发育

一,评价身高体重发育的各种指标

1、儿童身高指标受遗传和环境影响,遗传因素占1/3; 环境影响因素占2/3;

据说在19世纪,荷兰男士参军的最低身高标准是158厘米。当时荷兰的适龄青年中25%没有达到这一身高,现在荷兰青年的平均身高为182.5厘米。

有一个统计有关中国、日本、韩国3个国家的平均身高自1914年至2014年的变化情况。100年来,三个国家的男性身高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0厘米;韩国女性的身高增长幅度更是夸张的20厘米。三个国家都是非移民国家,不能用遗传基因的改变来说明身高的变化,唯一改变的只是环境因素。

韩国和朝鲜为同一民族,“二战”后两国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韩国男性青年的平均身高达174厘米,朝鲜男青年的平均身高不足160厘米。

这些情况都说明,遗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身高,更重要的是环境因素

既然身高是由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对孩子的遗传身高进行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环境因素对孩子的身高生长起了怎样的作用。环境因素就是孩子的饮食、行为习惯等是对身高发育起到了正向还是反向的作用。

2、遗传身高计算公式:

男孩的遗传身高(厘米)=(父亲身高厘米+母亲身高厘米+12)÷2

女孩的遗传身高(厘米)=(父亲身高厘米+母亲身高厘米-12)÷2

上面计算公式中,12这个数值,是成年男女平均身高的差值。以我国为例,18岁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2.7厘米,18岁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60.6厘米,二者相减为12.1厘米。这样算出来的遗传身高是平均值,在这个平均值上下6.5厘米的范围内,都属于遗传身高的正常范围。

3、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

想要知道“0到18岁”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家长可以对照表1-1、表1-2《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男、女)》来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在左边第一列找到孩子的年龄,然后横向看孩子的身高处于哪个区间。只要身高处于第3百分位及第97百分位数值之间,说明身高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但是如果身高处于第50百分位以下,说明孩子身高发育水平低于平均值;如果身高处于第50百分位以上,说明孩子身高发育水平高于平均值;处于第90百分位以上是优秀。

但是我们自己需要弄清楚,孩子的身高到底得几分。就像孩子的考试成绩一样,不能只满足于及格,要得90分以上才行。

如果低于第3百分位,说明个子偏矮;高于第97百分位,说明个子偏高。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长得过慢或过快,都应当引起父母的重视。倘若青春期前孩子长得过快,父母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有性早熟的可能,以防性早熟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最终身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疑虑,应该带孩子去看专业医生。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1)

表1-1 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男)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2)

表1-2 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女)

4、骨龄是评价孩子身高发育的准确依据

评价一个孩子身高发育的水平,光看年龄是不准的。因为每个孩子身高停止生长的年龄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能长到18、19岁,有的孩子15岁就不长了,可是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长完身高的骨龄是一样的,男孩子一般长到骨龄16岁,女孩子一般长到骨龄14岁,身高基本上就封顶了。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身高生长发育有疑虑,应该带孩子去看专业医生,通过测骨龄来判断孩子是属于早长、晚长类型,或是否有性早熟情况。

表1-3、表1-4是按骨龄分组我国儿童身高体重数值表。 查目前年龄对应身高可以按曲线预测成年身高:从横坐标找到孩子骨龄对应数值画一条垂直线,从纵坐标找到孩子目前身高对应数值画一条水平线,2条线相交交点会落在图中一条曲线上,按曲线走势可以预测孩子将来的身高走势和成年身高。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3)

表1-3 是按骨龄分组我国儿童身高体重数值表(男)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4)

表1-4 是按骨龄分组我国儿童身高体重数值表(男)

5、身高生长速度是硬道理

表1-5 是根据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计算得出的0~36月龄儿童身高、体重平均增长值。这仅仅是个参考值,不是通过严格科研得出的儿童体格生长纵向速率标准,但是用于儿童生长速度的简单评价,这样的平均参考值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5)

表1-5 我国0~36月龄儿童身高、体重平均增长值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身高在平均水平以上(男172.7厘米、女160.6厘米),那么孩子每月或每一阶段的身高生长需要超过平均水平,将来达到期望身高的希望才比较大。身高生长不是每个月均匀地生长,一般而言,春天长得最快,冬天长得最慢。因此当孩子1个月身高没有增长时,不一定是异常的表现。可以继续连续监测,观察3个月、半年、1年的身高生长速度。

表中可以看出孩子在4岁到青春期期间每年身高增长幅度是5~7厘米。如果期望孩子成年后身高在平均水平以上,那么每年身高增长应该要接近7厘米。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增长应该出现每年7厘米以上的生长速度,如果青春期没有出现身高生长加速,也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成年身高。另外体重的增长速度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控制体重的增长速度,预防肥胖的发生,是促进身高的有效方法,也是家长通常不在意的方面。

二、那些因素会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1.合理健康的饮食模式

如何能够做到合理饮食呢?每天的饮食应该包括至少三大类食物:蛋白质类食物;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维生素和纤维素类食物。

●蛋白质类食物(促进身高和智力)

促进身高的蛋白质类食物主要是肉类、蛋类、奶类,这些食物富含动物蛋白,也是优质蛋白质,比植物蛋白质更易于被消化吸收。1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吃50克肉、1个鸡蛋,喝500毫升奶,就可以基本满足身高生长和智力发育的需要。这样的蛋白质食物摄入量,可以一直持续到身高停止生长的时候。可是,蛋白质食物也不宜多吃。因为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肝脏、胰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代谢的负担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长体重)

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也称为糖类食物,包括主食、水果、含淀粉丰富的茎块类食物等。米饭、面条、香蕉、土豆等,都属于这一类食物。碳水化合物主要给人体提供能量,供我们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所需,也是促进体重增长的主要食物。

●维生素和纤维素类食物(维护肠道健康)

维生素和纤维素类食物包括各类蔬菜、粗粮等,主要的作用是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让孩子每天都能排出正常的便便。人体的免疫系统,绝大部分依赖肠道的肠系膜下淋巴结,肠道健康对孩子的抵抗力至关重要。

另外我们需要了解到,促进身高的专项营养素有矿物质:钙、锌,和维生素A、D,都对身高促进至关重要,需要保证孩子每天的摄入量是足够的。

●矿物质:钙、锌、铁

骨骼的成分2/3是钙,1/3是蛋白质; 所以钙和蛋白质相当于骨架的建筑材料。锌可促进骨骼的形成和钙化,促进胶原组织的形成,促进身高生长。锌还可以促进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影响身高的重要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对儿童身高有重要影响。另外充足的锌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代谢、骨骼代谢,保障、促进儿童体格生长、大脑发育、性征发育及性成熟的正常进行。

●维生素D

维生素D在帮助人体钙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食物中的钙和磷经过消化道进入胃肠道后,首先需要借助维生素D来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有研究表明,没有活性的维生素D,膳食中的钙吸收不到10%,因此,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障钙吸收的最佳必要条件。

●维生素A

维生素A能够增强长骨骨骺软骨中的细胞活性,促进长骨骨骼中软骨细胞的增生范骨骼生长;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参与软骨素的合成,在多个层面促进骨骼的生长。

1、按时和充足睡眠对身高生长非常重要

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是身高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一天当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一波高峰一般是在夜里11点到凌晨1点。生长激素一般是在孩子睡着之后过1~2小时,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分泌达到高峰。

这样算下来,孩子至少应该在10点之前睡着,到夜里11点的时候,孩子进入深度睡眠,正好也是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高峰时期。

要想让孩子长得高,就要让孩子早睡觉。夜里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尤其要保障孩子安稳睡眠,不要随意给孩子喂奶、喝水、擦汗、换尿布、换衣服,或者把孩子唤醒上厕所。这段时间孩子的睡眠如果被打扰,将会严重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睡觉时血糖浓度会影响身高。血糖水平较低会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血糖水平较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睡前吃东西,血糖会升高。这时候睡觉,较高水平的血糖就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直接抑制了一天当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一波的峰值。生长激素分泌少了,肯定会阻碍身高的生长。所以睡觉前2小时内不要吃东西。

  • 2、运动对身高有促进作用
  • 人能长高是在激素调控下,骨组织不断发育的结果。以长骨为例,长骨按其部位分为骨干和骨骺,在骨骺和骨干之间的软骨是骺软骨,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逐步骨化。在骨骺软骨未完全骨化前,骨就可以不断增长,人就随之长高。

    从身高生长的机理上可以知道,对骺软骨有适宜刺激的运动对身高有促进作用。例如骑自行车、打篮球、踢毽子、跳绳、游泳等,都属于这一类运动。

    脊柱的长度也是身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脊柱有适宜刺激的运动,比如做体操,对脊柱的柔韧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可以适当刺激脊柱的生长。蹦蹦跳跳的体操,也属于抗阻力运动,还可以增强骨质健康,提高骨密度,对身高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些运动会阻碍身高发育, 如负重运动。

    高强度运动会抑制食欲。 因而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食欲不好的瘦孩子,适宜用低强度的运动,通过运动促进食欲,可以让孩子多获得长高的营养食物。食欲旺盛的胖孩子,适宜用较高强度的运动,一方面可以适当抑制食欲,避免过度进食,另一方面,通过运动消耗一些脂肪,可以延缓骨龄的快速增长。

    注意运动对睡眠的影响,适度低强度运动会帮助睡眠;睡前高强度运动太兴奋影响孩子入睡, 要注意。

    超过孩子耐受能力的高强度运动,对身高促进是不利的,对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比如跑马拉松的。还有举重、投掷等爆发性的运动对身高生长也没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关节有一定损伤的运动,比如有些频繁跪地的舞蹈,可能会损害骺软骨,不利于孩子身高的生长。过度拉伸韧带的运动,如有些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也是不利于身高生长的。单纯上肢运动,如举哑铃、吊单杠、引体向上,可以使肌肉强壮,但对身高促进并没有直接的作用。

    3、保持良好的情绪

    不良的情绪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这些最终会影响孩子身高的生长。

    4、控制体重,预防孩子肥胖。

    控制体重可以减少由于体重增加导致的身体脂肪含量的增加,减少由于脂肪组织增加导致的脂肪组织内芳香化酶含量的增加,从而减少由于芳香化酶诱导的雌激素转化增加。雌激素分泌增加,体内较高浓度的雌激素会直接加速骨龄的生长,促使成长板闭合,因而孩子过于肥胖会影响到身高的生长。

    三,如何促进儿童身高发育

    《长高不再是梦想》最让我感触的一点是:只要尽早干预,儿童成年身高可以按照家长希望的目标来实现,并提供了由弱到强的6种实现方案。

    儿童身高指标受遗传和环境影响,遗传因素占1/3; 环境影响因素占2/3; 设定身高目标以遗传身高为依据,通过干预使期望身高比遗传身高多长10厘米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影响身高发育的环境因素有营养,睡眠,运动,情绪。干预方案就从这几方面入手。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6)

    表2-1 《长高不再是梦想》提供的身高促进干预方案

    具体做法为:

    1,设定期望身高目标;

    2,根据目前年龄身高体重的指标评估发育情况。根据“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评估目前情况和预测成年身高。

    3,一般情况女孩身高14岁停止发育,男孩身高16岁停止发育。根据期望身高和目前身高差,和到身高发育停止和目前年龄差,细分到每一年身高发育指标;对女孩:(期望身高-目前身高)/(14岁-目前年龄);对男孩 :(期望身高-目前身高)/(16岁-目前年龄)。 再细分到每月身高发育指标为:年发育指标/12。 (注:中国儿童4岁后平均每月身高生长0.5厘米。)

    4、每月固定时间测量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并做好记录

    5、 执行:通过表的方案,调整饮食、睡眠、运动、情绪。完成每月生长指标。

    6、每月固定时间给孩子测量身高,了解和记录孩子每一个月的身高增长数值,和设定的每月增长目标对比是否达到了目标。回想那些地方做的不够好,调整和修正。最终实现成年后期望身高目标。

    四,注意问题:

    1. 发育异常需要医学干预,生长过慢可能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需要做内分泌检测;生长过快(4岁后到青春期前身高生长高过7厘米),需要检查骨龄,看是否骨龄超龄发育, 性激素水平异常造成的性早熟

    2. 孩子睡觉打呼噜。 打呼噜可能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的孩子由于呼吸的气道不通畅,容易导致缺氧,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3. 脾胃不好和食物过敏。避免食用过敏食物,调理脾胃

    4. 少吃不吃豆类制品,豆类制品的大豆异黄酮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能促进骨龄加速生长。需要补充蛋白粉的孩子不要采用豆类制作的蛋白粉,而是应该用乳清蛋白粉替代。

    5. 塑料制品在高温状态下,也会释放一种环境激素,结构和雌激素有点儿相像。从延缓骨龄的角度出发,儿童尽量少喝塑料瓶装饮料。

    我给嘉宝制定的身高促进计划

    结合书上的方法和案例,给嘉宝制订的第一次身高促进干预方案:

    2、细分每年(月)身高生长目标。嘉嘉还有8年身高生长时间,每年需要长高(165-112)/8=6.6厘米。每月目标长高0.55厘米。

    注:《长高不再是梦想》提供了多种干预方案的案例,读者可以找原书学习参考。嘉宝脾胃吸收功能较弱,我给他饮食和补充营养素的分量比书中提供的案例是减量的。不过经过三个月的调整,嘉宝的身高发育是比以往有明显进步。

    小贴士:

    如何在家给宝宝测量身高?在家里选一个没有踢脚线的墙面。让孩子站立在墙面之前,脚后跟、臀部、肩胛骨这几个部位和墙面接触,在孩子脑袋顶部位的墙面贴一张白纸(白纸上可以预先标注好高度数值)。孩子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家长用一个直角的量具进行测量,把量具直角的两条边一边接触墙面、一边接触孩子的头顶,在孩子头顶平行对着墙面白纸的位置画线。让孩子离开,家长用量尺准确测量从地面到画线之间的距离,就是孩子的身高。测量身高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脱去鞋子、厚袜子,摘掉帽子。这样测量结果才比较准确。

    身高数值是经过白天的活动,由于地心引力的影响,脊柱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被挤压,脊柱也处于更为弯曲的状态,足弓相对扁平,这些会使身高早晚测量有1厘米左右的差距。所以,早晨测量要高一些,晚上测量会矮一些。因而我们给孩子测量身高时需要固定在同一个时辰。

    附录: 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数据:

    中国居民钙参考摄入量: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7)

    中国居民维生素参考摄入量:

    怎样才能让孩子瞬间长高(如何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