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之4:阳明说“知者行之始”,“始”作为开端不是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

网络转载 源自 孔门之学 2018-03-15

一般认为,知是行之先导,人们总是先知而后行。犹如人们知道这世界上有泰山,然后才可能去泰山旅游进而登上泰山。同样可以说,实践出真知,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能自天上掉下来。既然人之认知来源于经验,就应该说先行而后知。

然而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不是落在经验层面讨论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而是从“知行的本体”的高度论知与行,指示学者如何入手做工夫。“知行合一”这个命题从文字上很好领会,但真正领会其义理,却不太简单。阳明先生曰:“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知行合一”初见于《传习录》第5条,阳明先生告诉徐爱自己提出“知行合一”的初衷。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先知后行,其结果是终身不行,亦终身不知,这个病痛由来已久,且不是个小病痛,阳明先生因病用药而提出“知行合一”。

为什么要读阳明传习录(传习录精读阳明说)(1)

但是,阳明先生既然反对先知后行,为何又说“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之始”?如果认为“知是行之始”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即是先知而后行,然而《传习录》65条记载阳明先生与陆原静的一段对话,恰恰是主张先“行”而后“知”。

陆原静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现,私欲亦终不自现。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既然诚意工夫落在为善去恶上,那也要先知善知恶,然后才能去做诚意工夫。阳明先生却告诉陆原静要真实切己用功不已,通过“行”来获得“知”。

在《答顾东桥书》中,阳明先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顾东桥指出:“然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衣,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阳明先生反驳道:“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顾东桥认为“知”在“行”之先,只是在毫厘倏忽之间,并不是主张“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但在阳明先生看来,只要承认知先行后,即使前后间隔只在毫厘,但这个“知”作为绝对意义上的“开端”,就落在一种外化的单向流逝的时间性中,有先有后,先“始”后“终”,这只适合于描述心外的事物,不能说心上功夫。心上工夫须打通终始,原其始而反于终,在先的同样也是最终的,开端处即是终结。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考察其义,这句话即等价于“知是行的主意”,此“知”合于“行”而体现为“主意”。不是“知”在“行”之先,而是“知”合于“行”,没有“行”,“知”即无法体现其为开端。或者说,“知是行之始”,“始”作为开端不是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

“知行合一”,却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机械论意义上的合二为一,阳明先生点出“主意”与“工夫”、“始”与“成”来阐发“知行合一”。须注意,“知是行之始”,并不意味着“知”在“行”之先;“行是知之成”,通过“行”来证得“知”,也不意味着“行”在“知”之先。阳明先生决不是从抽象时间先后意义来论述知、行之间的关系,领会“知行合一”之立言宗旨,除了根据“主意”与“工夫”对于知、行区分一个主、从以外,还要从“合一”中须体会出“尽精微”这层意思来。

从义理上体会,“知”合于“行”体现为“主意”,并最终通过“行”来成就“知”(行者知之成),其实是以“知行的本体”来提撕“知”,使得“知”合于“性”而为“良知”。

在自家身心上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 ,这就是通过“行”来证得“知”。“行”过渡到了“知”,其实也成就了“行”自身,如孟子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考察这个过程,即是以“知行的本体”来提撕“行”,使得“行”合于“性”而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