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很仰慕老子,常向弟子提起他,说他不但博学睿智,而且品格高尚。

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乘车去洛邑(yì)今河南洛阳拜访老子。老子热情地接待了他,与他谈经论道,交流学问,还带着他去见了当地的高人。

成语中哪个字是上善若水(成语故事)(1)

老子不仅儒雅好客,还把毕生学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孔子,给予他很多为人处事和读书治学的忠告,并谦虚地与他探讨。一晃很多天过去了,孔子依依不舍地辞别,老子亲自送行,一直送到黄河边。

河水滔滔不绝,朝着远方奔去。孔子触景生情,不禁感叹道“时光易逝,人生正如眼前的流水。河水昼夜不停地从眼前流走时光也是。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就不禁悲从中来,觉得人生实在太短暂了!”

成语中哪个字是上善若水(成语故事)(2)

老子说道:“人和天地万物既然同属于自然,就必然逃不过自然的法则。人要经历婴儿、孩童、少年、壮年和老年几个阶段,不断成长和变化,就像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和交替一样,都是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

孔子叹息道:“天下纷争、战乱不止,仁义礼乐难以推行,治理国家困难重重。可时光太快,人生太短,我不能为国为民多做一些贡献,仁义礼乐的理想也难以实现。每思及此,就会感到悲伤。”

老子劝慰道:“人力是有限的,有些事情仅凭人力难以完成,我们只能顺应自然。你何不以水为师,学学水的大德呢?”

孔子望向黄河,认真地听着老子的话。老子继续说:“世上最完美的大德就像水一样,具备它所有的品性。水滋润万物却不与其苦争高下,草木朝着高处攀爬生长,水却独自朝着河谷和坑洼的低处流淌,所以江河与海洋才可以容纳百川。水看似居于低位,却具备与世无争的谦卑之德,能承载亦能包容;看似柔弱,却具备百折不挠的柔德,能以柔克刚、滴水穿石。”

成语中哪个字是上善若水(成语故事)(3)

孔子恍然大悟道:“的确如您所说,众人都急争上游,水却独处低位;众人都去占据安全平稳的地方,水却勇赴险滩;众人都向往洁净,水却能包容混沌与污浊。水所选择的,尽是人们厌恶弃绝的,它与万事万物相让,从来不争,正是上善若水啊!”

老子又忠告道:“你以后还应注意,不要将情绪和志向溢于言表,不然,人还没到近前,别人就已经听见了你的声音、知道了你的动向,这样太过张扬和外露,就像老虎行走在大街上一样引人侧目,长此以往,就无人敢用你了!”

孔子再三感谢老子赐教,依依惜别。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意思为最完美的善德像水一样,能滋养万物且具备淡泊宁静、容纳百川、不与万物争高下的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