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讯 提起成语“一丘之貉”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说到貉这种动物到底长什么样,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10月31日,寿县公安局民警和热心村民一起,成功救助了这样一只貉。

当天上午10时许,寿县公安局窑口派出所民警接群众报警称,在田里发现一只受伤的“小怪兽”,请求公安机关前往处理。

大街上发现几只小怪兽,寿县田间发现一只受伤(1)

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在现场发现一只“狐狸不像狐狸,狗又不像狗”的小动物,嘴巴尖尖的、眼睛圆圆的、身体毛绒绒的,狐狸不像狐狸,狗又不像狗,大家从没有见过。小动物的后背多处皮毛撕裂,伤口呈鲜红色,渗有少量血迹,下肢拖拉在地无法撑地直立,受伤原因不详。看到人多受到惊吓,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这只动物看起来有点虚弱和颤抖。

随后赶到的森林公安民警经辨认,确定该动物学名叫貉子, “一丘之貉”说的就是它,别称“貉子”、“狗獾”,是犬科非常古老的动物,外形像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一般藏匿于洞穴中,夜间会出来活动,所以人们很少见到它。

目前,寿县森林公安民警已将这只“貉子”安全送到淮南市龙湖公园进行专业救治和处置。

今年以来,寿县公安局通过民警巡查、群众举报线索强强联合,共救助包括“东方白鹳”、“红隼”、“红角鸮”等国家一、二级野生动物70余只,查获国家二级“金刚鹦鹉”“绿颊锥尾鹦鹉”16只。

寿县警方特别提醒广大群众:“在今后日常生产生活中,如发现各类受伤、被困等野生动物,请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我们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助”。( 李军泽)

来源:安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