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借了本《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感觉很神秘,毕竟自己阅读界菜鸟一枚,对这种书只有顶礼膜拜翻了翻,看到弗洛伊德这名字有点眼熟,就先看他吧,嘿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弗洛伊德的本我与自我原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弗洛伊德的本我与自我原则(弗洛伊德-本我)

弗洛伊德的本我与自我原则

从图书馆借了本《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感觉很神秘,毕竟自己阅读界菜鸟一枚,对这种书只有顶礼膜拜。翻了翻,看到弗洛伊德这名字有点眼熟,就先看他吧,嘿嘿。

弗洛伊德(1856-1939),是现代心理分析理论的创立者,他提出人类大脑的思维结构及其运作方式,创立了一整套描述性术语,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分支得到应用。

下面是他的一篇叙述《本我,自我,超我》,读了一下,好象有点感觉。打开书都10点多了,现在快11点了,我就摘几段能看出点皮毛的自己欣赏欣赏,同时再细细体会一遍。

本我是一种混沌状态,一锅沸腾的激情。本我只是一种使本能需求按照快乐原则得到满足的冲动。本我完全不懂什么有价值,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叫道德。与快乐原则紧密相连的效益因素,你也可以叫他数量因素,支配着本我的一切活动。

至于自我的特性,因为它既不用于本我也有别于超我。自我是本我的一部分,其由于靠近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对它施加影响,犹如围在活性物质粒子四周的那层皮质层一样。

对本我说来,自我承担了代表外部世界并因此保护本我的任务,因为本我只顾盲目地满足自己的本能,完全不顾外部的压倒性力量,没有自我的保护,就难免毁灭的命运。

有句谚语说,一仆不能同侍二主。可怜的自我碰到的事情更难办,它要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还要尽力调和这三位主人的吩咐和要求。

这三个暴虐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当我们看到自我尽力满足全部三位主人,或者更恰当地说,同时服从全部三位主人的时候,它感到自己受到三方面的包围,遭到三重危险的威胁。受到的压力过大时,自我的反应就是增加焦虑感。自我本来要代表外部世界的要求,但是自我也希望为本我忠实服务,与本我维持好关系,使自己给本我留下好印象。在调解本我和现实的过程中,自我常常掩饰本我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即使本我顽固坚持不肯调和,自我也要用圆滑的手腕对现实表现出一些虚情假意。

另一方面,自我的每个举止都受到严厉的超我的见监视,超我手中握有行为准则,不考虑外部世界和本我有没有任何困难。如果这些准则没有被遵守,超我就要惩罚自我,手段是让自我产生紧张感,表现为自卑感和愧疚感。

在本我的驱使下,超我的包围中,现实的拒绝里,在这种种压力之下,自我奋力应付自己的经济学任务,削减里里外外交施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力量和影响,使之达成某种协调。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常常情不自禁地感叹:“生活真是不容易呀!”

当自我被迫承认自己的弱点时,它会突然爆发出焦虑:面临外部世界时表现为现实焦虑,面临超我时表现为规范焦虑,面临本我激情的力量时则表现为精神焦虑。

看到这已经快12点了,这篇叙述真让人精疲力竭,明天好好研究一下上面提到的三个焦虑:现实焦虑、规范焦虑、精神焦虑,不早了,感觉自己向心理咨询师迈进了一步。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