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之玉,四会成器。四会不产玉石,却与广州、平洲、揭阳并称为广东四大翡翠批发市场,是国内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四会的玉器市场,又数天光墟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每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前来淘宝,许多东南亚国家的玉器商人也会来这里选购产品,是四会玉器产业的标志性市场,在全国首屈一指。
四会天光墟玉器市场。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威豪 摄
近日,记者走进天光墟时,只见市场四通八达,各个摊位分类摆满了玉器,每个摊位上方都有一盏灯,场内灯火通明,站在高处往下看,显得十分壮观。
说起天光墟的历史,四会市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股工作人员曾瑞萍介绍,20世纪70—80年代,四会玉器产业开始形成,开办了国营的玉雕工艺厂,聚集了大批民间玉雕匠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不少四会的玉器加工户都在马田公园、清塘等摆夜市,较为分散。后来,马田公园附近出现了规模效应,许多加工户自发到那里摆摊,形成颇具特色的天光墟,成为四会的第一个玉器市场。”
四会天光墟玉器市场。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威豪 摄
据了解,天光墟主要面向玉器批发商,最初的营业时间在凌晨近3时至次日7时左右。“所谓天光墟,就是早市。90年代末,玉器商人都是凌晨赶来买玉,天一亮就坐班车赶回广州、佛山等地销售。这里交通便利,玉器都是‘白菜价’,吸引力很大。”
进入2000年,四会市政府着力引导玉器市场规范经营。2002年,政府将四会大道旁一块近3万平方米的老厂房改造为“玉器天光墟”,设置摊位3000多个。租金较便宜,适合创业初期的玉器商,交易货物有成品、半成品,经营时间和经营方式延续传统,每天成交额高峰时超过百万元,平常也有60万元至70万元。因此,天光墟帮助了不少玉器商人成就了创业致富梦。
玉器天光墟已成为四会玉器地标式市场及建筑。资料图片
“四会的玉器商,基本都是从天光墟起步的,他们在这里入行、经营、发展。现在仍然有接近三分之二的玉器商聚集在这里。这个市场,可以说是四会玉器商人成长的‘摇篮’。” 天光墟玉器广场管理部经理张爱民骄傲地说。
张爱民介绍,天光墟已经过多次改建,原来是西式风格,场内建设有许多罗马柱,并采用西方绘画元素装饰,现在已经完全改变。“场地扩大了许多,四通八达,敞开式经营。到了2009年,天光墟的规模达到最大,大概就是现在规模。经过改造后,场内六区有5000个摊位。”
随着时代发展,天光墟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来只有早市,发展到增加日市,后来再增加夜市,三班倒24小时营业。进入2018年,电商、微商的崛起,又一次改变了天光墟的经营模式。
张爱民介绍:“夜市时段旺,即18时到凌晨1时左右”。他介绍,现在玉器的线上销售额已接近市场总销售额的一半。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天光墟内设置了许多玻璃屋做成的直播间,帮助玉器商进行网上销售。
四会天光墟市场内,一名主播在直播销售玉器。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威豪 摄
天光墟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包括玉器加工业、物流业、餐饮住宿行业等。在天光墟购买一块半成品的玉器,马上就能到旁边的专业鉴定公司鉴定,再到后面的加工场抛光、镶嵌、包装,再快递到客户手中。同一家快递公司,在天光墟设置两三个点,依然忙不过来。据粗略统计,天光墟一个90厘米长的摊位,能直接带动四五个人就业,整个市场能直接带动五六万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了十五六万人。
围绕着天光墟,周边已经形成了玉器商圈,包括玉博城、翡翠玉器市场等,但天光墟仍然是四会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力最大的玉器市场,已经成为了代表四会玉器市场灵魂的文化符号。“电商、微商的发展,使天光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的玉器商来这里采购。”张爱民说道。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赖小琴】
【通讯员 卢洁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