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装影视作品中,剧中的皇帝,有自己的称谓,有称“朕”、有称“孤”、有称“寡人”的,其中,“朕”这个称为广为人知,如今也有一句网络流行词“总有刁民想害朕”,在古代,“朕”是皇帝的专属称谓,如果寻常人自称为“朕”,后果则非常严重。

古代皇帝为何都爱自称朕(古代的皇帝为何要称自己为)(1)

夏朝时,皇帝称为“后”,而战国时期,则成为王、“朕”这个称谓,开始成为皇帝的专属,出现在秦始皇一朝,在秦始皇之前,“朕”这个文字早就已经存在,在甲骨文、金文和西周的历史文献中,能够找到记载。

在秦始皇之前,谁都可以自称为“朕”,朕便是“我”的意思,例如战国末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提及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例如在战国时期的道教典籍《庄子》中,也曾提及道:“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古代皇帝为何都爱自称朕(古代的皇帝为何要称自己为)(2)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广为人知的有统一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等等,其中,在左丞相李斯的建议之下,秦始皇以“皇帝”为号,代表着"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秦始皇被称为“始皇帝”,皇帝这个称号,也延续了后世几千年,除此之外,李斯还建议秦始皇自称为——“朕”

李斯建议秦始皇号“皇帝”,理由是秦始皇“德兼三皇、功盖五帝”,那么,其建议秦始皇自称为“朕”,又是何种考量呢?

古代的皇帝,为何要称自己为“朕”?专家:你将朕字拆开,就得到答案

古代皇帝为何都爱自称朕(古代的皇帝为何要称自己为)(3)

把“朕”字拆开来看,不就是“月”和“关”吗?很多人对此一脸茫然,其实,这里所说的“朕”,是古体字,是有一个“舟”字和一个“灷”字组成。

从广义的角度上解读,“舟”字是财富的象征,因为古代是沿河文明,拥有了“舟”则拥有了出行和获得资源的能力。“灷”字的读音,是“zhuàn”,灷其实就是火种的意思,在远古的部落社会,生火并不容易,因此,火种得让部落中位高权重的人保管,所以,灷字是权力的象征。

古代皇帝为何都爱自称朕(古代的皇帝为何要称自己为)(4)

《诗经·小雅》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的皇帝,是普天之下财富和权力至高无上之人,用“朕”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除此之外,“朕”还有另一个含义,那便是指代船上的微小裂缝,因此,“朕”与“孤”、“寡”一样,是古代君王的自谦,属于《吕氏春秋.君守》中所说的“人君谦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