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就是为什么天下父母都跟孩子强调要好好读书的原因但是又为什么在所有的读书阶段中最被重视的一场考试就是高考?这是因为目前为止相对来说,高考是最公平公正公开的一次考试不论家庭背景,只论你的学识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很看重第一学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的差别?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的差别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就是为什么天下父母都跟孩子强调要好好读书的原因。但是又为什么在所有的读书阶段中最被重视的一场考试就是高考?这是因为目前为止相对来说,高考是最公平公正公开的一次考试。不论家庭背景,只论你的学识。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很看重第一学历。
有很多二本、三本或不是985、211学校的学生被拒之门外。虽说很多非985、211的学生通过后面的继续学习深造拿到博士文凭,但终究都不比高考来的公平。所以公司会非常看重第一学历,第一学历就是你的敲门砖。然而想考985、211之类的大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而孩子的学习就得从小抓起。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是可以走文化课这一条路就行的,可是还有些孩子,文化课这条路走的就颇多坎坷,并且到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那其实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有些家长就可以考虑是否可以让孩子另辟蹊径呢?比方说选择美术高考。如果真的有如此打算的话,就要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
而孩子几岁培养最为重要呢?该培养什么?成了家长们难题。
不少教育学家们选择在孩子4~6岁时培养孩子学习美术。几年前单一的线下美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追求。而如今在线美术1对1"席卷"了人们的生活,感受到便利的同时又能让孩子的个人能力得以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说孩子上升的道路不止一种,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不过在这之前,或许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成长历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下面我们来看看"状元"的成长史吧。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学习一下方法。
王百洋,2009年黑龙江理科第一名。他以总分716分的成绩名列全省理科第一名,后被北京大学录取。人的成功离不开从小的培养,能获得这样的好成绩那他的童年又跟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谈到王百洋的成长过程,他的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就对识字感兴趣。并且发现他在识字方面非常有天赋,一教就会,他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识3000字,四岁的时侯就已经能独立阅读了。
父亲发现他怎么喜欢看书就索性投其所好。从他四岁起,他的父亲就领着他到书店里看书,每次到书店看到有他喜爱的书籍,父亲也都会买回家,让他慢慢看。
一个例子发现不了太多的相似处,所以我们可以再接着看一名状元的例子。
同样的2009年考生不同学科,赵楚然云南省高考文科状元。高考成绩:语文:129分 数学:144分 文综:244分 英语:139分 总分676(含20分省级优秀生加分)
哪她的成长经历又是什么呢?
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学习小提琴,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考级考到了小提琴的十级。到了高中,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从高一开始她就担任班里的文艺委员,凡是学校举办的文艺活动,几乎都能见到赵楚然的身影。
兴趣爱好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赵楚然的小提琴能考到十级,和她的家庭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能达到十级这样一个水平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练就的。
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小提琴十级,中间的幸苦过程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正所谓百炼才能成钢。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是人都会感到疲惫。这时候家长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通过这两则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之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小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王百洋爱看书父亲就带他逛书店看书买书,赵楚然喜欢小提琴就一直考到小提琴十级。
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一个责任心还可以使他们养成一个坚持不懈的好习惯。这也锻炼着家长,因为家长是在这路上的点灯人,引路者,要带领着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行走。所以家长也要有栽培孩子兴趣爱好的一个毅力和决心。这个过程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进步。
龙应台曾写过非常著名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
是的,这就是读书的意义,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不为别的就为能拥有选择的权力。就为可以自己选择公司,而不因为招聘者的一句"不好意思我们只找985、211学生"就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尝试的资格都没有,就"灰头土脸"的被刷下来了。所以,为了避免所谓的"老大徒伤悲",学习就要从小抓起。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