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07,一串不再出现的绝版数字。
龙江战役、郑和下西洋、洋务运动……这里的繁华落寞都在时间中化为虚无。
那些骄傲的下关故事,不但镶嵌在老下关人的念想中,也残留在曾经的建筑间。
民国年间的下关已是当时南北交通枢纽,大马路上洋楼林立,人流如织。
邮局、银行、商铺、码头星罗棋布,可比上海滩。
这就是盛极一时的黄金外滩大马路,20世纪20-30年代,南京最繁华的商区之一。
所以当时才有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的说法。
01.
下关码头候船厅
大马路的入口处是现在的“南京下关历史陈列馆”和“南京滨江商务区规划展览馆”。
它曾经也是南京人出行的购票窗口,即江边路21号南京港候船厅。
屋顶简化歇山顶,正面仿制古典阑额和雀替,门窗也为雕花样式。
终呈现出往日的神韵。
02.
江苏邮政管理局
下关遭破坏后,化为一片瓦砾之场,冷落异常……
作为大马路上唯二幸存的民国特色建筑,江苏邮政管理局于1918年由英国建筑师设计。
绿色巴洛克穹顶在残垣断壁中炫耀着昔日的骄傲,立柱上的精细花纹坚守着当时街道上的一面风貌。
阅江楼在远处静静相望,遍地灰白色间跳脱出一绿一红,沉默相守百年间下关的日常。
03.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
建于1923年的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具备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筑样式。
6根爱奥尼柱支撑起两层楼体。承受过99年的风雨,水泥浮雕,窗台细节处还尽显精美优雅。
往日的第一家中央银行,现已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资源勘测局。
尽管岁月的风雨将墙体镀上了一层层的斑驳痕迹,但还是不影响它仍透出老下关的格韵 。
04.
民国海军医院旧址
江边的北尽头,是民国海军医院旧址。
现只存下南北楼,为当时医院的住院部。风格上中西结合,既有西洋罗马柱,也有传统的雕花木窗。
砖墙堆砌的平楼如今看起来样貌平平,可门前的梧桐见证过走马灯一般的救死扶伤往事。
05.
中山码头
你大概率在某书上看见过中山码头,你知道这里只需两块钱就能渡江赏一次日落。
你不知道这里曾称“首都码头”,常年驶往对岸浦口码头,是曾经唯一的过江通道。
汽笛拉动,江风没变。
只是轮渡本身越开越慢,慢到了时代的尾端。
铁栏外的长江被夕阳染成绝美壁纸,眼前的下班族都模糊成了剪影。
长江大桥在波光粼粼间路过,岸上的城市倒退而行。氤氲的江风中吹来的,是如电影播映般的轮渡往事。
06.
南京西站
在南京西站爬火车.mp4
在老下关人的归档记忆中,这是时不时都能点击出的文件名。
南京西站是南京最早的火车站。光影对比间,空荡荡的站台上已经不再上分别与重逢的戏码。
2012年,南京西站停止运营,结束了百年的运行日常。
月台上行李满身的声影渐溶在冰冷的轨道尽头,开往远处的火车呜咽声也只剩满地的灰土才知。
07.
铁路轮渡栈桥旧址
爬满杂草的铁路轮渡栈桥遗址。在没有大桥的年代曾是亚洲第一条铁路轮渡,承担着将大江南北的津浦线和京沪线连接起来的重任。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通,铁路轮渡只留部分军用。
1973年,南京铁路轮渡封闭停止使用。
如今的栈桥就静静地陪伴着江水流逝。
荒废的钢铁没有温度,但曾经行驶过的铁道力量炽热不熄。
不远处的下关火车公园也一度成为打卡拍照的最佳地点。
多少人试图在这三节绿皮车厢里找到一丝民国味道。
透过灰尘漫漫的车窗,长江上的船舶鸣叫而过。
余音拉长了坐在车厢里的飘扬思绪。再过多少年后,又是谁会在此怀念。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的歌词循环播放,码头浪花迎来送去数不清的登船脚步,绣球公园花谢又花开,32路公交再次穿过挹江门。
大马路上的残旧建筑还在风中吐纳着曾经的辉煌气息。
我们也仍然会记得,南京有条路,叫大马路。
南京有段过去的故事,叫下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