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诞生在这篇土地上的通渭小曲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小曲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鄠邑,又因其深扎根于西北民间,群众听着着迷,感到"迷胡"(即舒坦),也称其为"迷胡";古时候还称其为"清曲",意为不用打扮,不用"家伙"能在家庭院落或田垄上清唱。


解密通渭小曲大全(秦中弟子最聪明)(1)

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的通渭小曲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八年(1669年)前,今甘肃地属陕西管辖。通渭小曲与陕西眉户同源而异流,且通渭小曲的调名多于陕西眉户。因而在通渭的锦屏、马营、华岭等地长期将小曲称“眉户子”。其他乡镇俗称小曲、小唱、干赞儿,但同属曲艺载体。眉户主要来自陕西,明代陕甘同属陕西省,直到清康熙八年由陕西省分置甘肃省,故明代及清初陕西省的巩昌府、平凉府、临洮府辖地的人们,无论文化传承或生活习俗,多与陕西相近。就曲艺体的通渭小曲以至陇中地区的小曲而言,也与陕西眉户同源而异流。如定西市安定区的李家堡、宁远、石峡湾以及通渭县境内的马营镇及其属地黑燕陈家坪、锦屏和华岭,北城一代均称小曲为“眉户子”。每逢节庆即化妆登台演唱。


解密通渭小曲大全(秦中弟子最聪明)(2)

通渭黄土地上

通渭小曲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其与陕西眉户相比较,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有些唱腔,曲牌与陕西眉户基本相同,甚至同曲同名。如“五更”银组丝”“剪边”“莲花调”“紧诉”“花纱窗”等。而有些却同名而异曲或同曲而异名,如“长城”“西凉”“越调”“老五更”“劳子”等。但通渭小曲中的相当一部分曲调为陕西眉户所无,如“盘山调”“打牙牌”“呀吱调”“五更子”“望家乡”“秋水令”“刁江”“雁落沙滩”“大哭调”“小哭调”等通渭小曲即“眉户子”源自陕西眉户,至于称其为“小曲”或“小唱”,是为“眉户子”的别称或俗称,亦如人们将“秦腔”称为“大戏”一样。关于通渭小曲的历史渊源与曲调的形成,据《中国戏曲志》载:“其唱腔在承袭明清南北时调基础上,兼收当地民歌而成”,“甘肃曲子戏起源于秦汉,形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流传于全省各地”;《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载:“甘肃戏曲的许多曲牌与元明时期的时令小曲名称相同”。何钰在《通渭小曲》序言中称“通渭小曲可能在明清即为盛行,清代为戏曲发展的盛世,小曲也不例外,通渭的民间小曲也发展成熟于这一时期”。显然,通渭小曲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久唱不衰,传承发展直至当代。


解密通渭小曲大全(秦中弟子最聪明)(3)


传入与继承

据当地民间艺人口碑相传,通渭锦屏(现属马营镇)尖岗山村党家湾,有位被称做“黑鼠爷”(姓何1864-1944年)的人,是现今人们仅知的近代“眉户子”演唱传人,至于“黑鼠爷”以上的“眉户子”传人,早已湮没无闻,人们不得而知。因“黑鼠爷”肤色黝黑,又排行老四,庄间人均称他为“黑四爷”,他乳名“鼠鼠”,加之演唱“眉户子”家喻户晓,享有盛誉,于是人们便称他为“黑鼠爷”“黑鼠儿”。(当时的艺人大多有绰号或艺名),他生性聪明伶俐。天资超人,有非凡的记忆力,且酷爱民间小调,幼时就能演唱许多小调曲儿。及待年长,他更四处拜师学艺,成为马营一代演唱“眉户子”的名家。锦屏党家湾村庄地处古伏羌(今甘谷县)达马营的通街要道之上。马营在明代为“安定监”,为县级建置,官员从七品。它是秦陇商埠及茶马互市之地,清乾隆中期建有“山陕会馆”;上通省府金城,下通秦蜀,商客过往穿行。且驻地经商,据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续修山陕会馆施主功德姓名碑》记载,当时马营监有秦腔班社“某某箱”,据推断,班社有陕西秦腔或眉户艺人从艺。“黑鼠爷”家族祖上亦有人在马营兼做买卖开店,常招纳打尖歇缓的商客。其中有个精通眉户的陕西关中人,和“黑鼠爷”的前辈常在一起弹唱曲艺,在“黑鼠爷”幼年时即受到耳濡目染,稍长即拜他为师,学的许多眉户曲调,后来又机缘相遇,认识并师从走州过县、串门游户的眉户唱把式“货郎爷”,获益匪浅。通过学艺聚唱,“黑鼠爷”已是能演唱百余个(折)眉户小戏的人,成为马营方圆久负盛名的“唱把式”。于是,前来向他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他常在马营街及邵家滩、营滩、龙头掌、何家庄、银湾、毛湾等地传授教“眉户子”。清末民国年间,他的得意门徒有张彦德(著名艺人张兴贵之父)、王登荣、朱占江、何进明、何进仁、何天一等。民国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节庆期间,马营常有“眉户子”戏在“大王庙”戏台上化妆演出。经何钰调查:“民国年间马营有专门演唱‘眉户子’的业余班子,且秦腔艺人王明华、王子俊、尚贞元等均会唱‘眉户子’”。民间艺人张兴贵父亲是当时业余眉户班社最著名的‘把式’之一,可谓名家辈出,把式接踵”。由此可见,陕西眉户在马营生根、开花、结果,并结合本地传承的小曲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形成“通渭小曲”。其间,著名通渭小曲艺人“黑鼠爷”“货郎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功不可没。他们是通渭小曲的主要传播者和世袭传人。因此,马营也就成为通渭小曲的发源之地,诚如“副高级小曲演唱艺术师”潘守宽所言“通渭小曲的发祥地在马营是无可非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