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短短的几个字,却道出了汉朝将士守卫中原国土的坚定决心。说到汉朝,人们就会不由的想到一个民族——匈奴。

历史上发生的每一场战争,其背后都离不开国土之间的相互掠夺。匈奴多次入侵汉中原境内,导致汉匈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二者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无法调和了。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1)

根据史料记载,汉朝时期有很多抗击匈奴的英雄,比如出使西域的张骞、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以及骁勇善战的少年将军卫青。可见在双方的较量中,汉朝是不落下风的。

但是,一向以武力著称的匈奴,却一反常态地向汉朝递出了战书。虽然说是一份战书,但是上面只写了四个字“天心取米”。而满朝文武大臣却毫无头绪,皇帝只能召集人才来化解谜题。

最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解出了这个谜底。而且他在每个字上面加了一笔,匈奴人便主动退让了,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历史上的匈奴

匈奴起源一个游牧民族,早在夏商时期就存在了。直到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都被统称为匈奴。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戎、狄、义渠等,这些民族都是属于匈奴的。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2)

早期的匈奴包括多个民族,且分布极广。正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基础,后来的匈奴部落,才逐渐萌生出了入侵中原的想法,甚至强大到可以和汉王朝抗衡。

即使是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在面对好战的匈奴游牧民族时,也不得已修筑起了万里长城,来抵御他们的入侵。直至秦朝灭亡,刘邦建立汉朝后,匈奴仍活跃于北方地区,士气大盛。

面对匈奴的崛起,刘邦也曾多次与其对抗,但最终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甚至在一次交战中,刘邦被困,虽然后来突破重围,但此后对抗匈奴的刘邦,就没那么奋勇向前了。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3)

为了和匈奴达成不交战的协议,刘邦同意匈汉进行和亲的政策。就是这一看似退让的政策,让匈奴更加猖狂,不停地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甚至不遵守协议,依然骚扰中原地区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这时的汉朝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休整,国力逐渐强盛。武帝刘彻立即开始筹备对付匈奴。

汉武帝并没有激进,而是事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掌握了匈奴的具体情况。后派军队深入大漠,将匈奴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至此,匈奴开始忌惮汉朝,不再正面对抗。

神秘的战书

在汉朝军队的追击之下,匈奴人落荒而逃,迫于无奈退出了中原边境。但是一向好战的匈奴,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改变了策略,想要利用一份战书再次挑起战争。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4)

匈奴人开始大力搜捕汉朝的文人臣子,要求他们写出一份“谜底战书”。并且这份战书一定要奇特,不能轻易就破解出来。

大多数汉朝臣子都是忠心的,不过他们的下场也可想而知。最终,一位官员害怕丢掉性命,在匈奴人的逼迫下,写出了“天心取米”四个字,匈奴人对此十分满意。

匈奴送出这份战书,不只是想给汉朝一个下马威。一方面如果汉朝收到战书后,却没有给出答复,那么,匈奴人就可借此污蔑汉朝不尊重友好协议,从而发动战争。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5)

另一方面,对于日渐强大的汉王朝,匈奴人也不敢立马发动战争。他们需要试探一下汉朝真正的实力,以此来判断,如果双方交战,是否有胜算。

发出战书后的匈奴人,对这份迷题十分自信,认为汉王朝中是不会有人破解的,已经做好了发兵的准备。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聪明的小吏

收到战书的汉武帝,并没有看出其中的奥秘,于是让朝廷上下一起解密。结果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人想出答案。无奈之下,只好重金奖赏,召集才子能人前来解答。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6)

最后真的有人揭了皇榜,这位揭皇榜的人,名叫何塘。他是宫中的一位修撰官,官职低微,可以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皇帝也对他十分好奇。

何塘被召见后,汉武帝并不是很相信他,所以要求他先解释一下这四个字。何塘丝毫没有慌张,一字一句娓娓道来。

原来,“天”指的是中原地区的广袤天地,“心”代表汉王朝的国都,“取”字则为夺取、强取的意思,“米”指的是中原的财富以及汉武帝本人

这份战书的意思就是,侵入中原地区,掠夺财富,夺取汉武帝的性命,完全暴露了匈奴的野心。听完解释的刘彻勃然大怒,想要与匈奴决一死战。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7)

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不可能任性妄为。此时出兵攻打匈奴,胜算并不大,也会正中匈奴下怀。看到满脸怒容的皇帝,这位小吏又一次出声了。

他说他能解决这个问题,既不需要发动战争,匈奴人也会知难而退。汉武帝对他的话充满怀疑,汉高祖刘邦都没有击退匈奴,仅凭这个官职低微的小吏可以吗?

虽有怀疑之心,皇帝还是准许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小吏在众人注视之下,在原来的四个字上面各加了一笔。汉武帝和各位大臣好奇的一看,纷纷称赞小吏的聪敏。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8)

原来的“天心取米”被小吏改成了“未必敢来”。仅仅是每个字改动了一笔,意思却截然相反。汉武帝顿时龙心大悦,给予了小吏丰厚的奖赏。

已经蓄势待发的匈奴,收到了这样一份回复,想要出兵的野心被击溃了。他们逐渐意识到,现在的汉朝已经不一样了,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抗衡的。

最终,匈奴主动退回了自己的地盘,不敢再轻易骚扰中原。 而汉朝没有废一兵一卒,同时也暗地里显示了国威。一场战争就此避免。

结语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不是正义之战,最终受害的都是平民百姓。这个故事中,如果没有小吏的聪敏,想必汉武帝是极有可能发动战争的。可见,利用智慧是可以避免战斗的。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两位大将(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9)

仅凭几个汉字就可改变大局,由此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智慧。所以,我们要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创造中华民族的璀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