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龙自己觉得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如果梁家那白房子变了坟,她也许并不惊奇。——《第一炉香》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一炉香》,有人读出的是爱情中的卑微,有人读出的却是纸醉金迷下女性的沉沦和堕落。

第一炉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第一炉香细思极恐)(1)

趁着电影上映之际,再次重温了张爱玲的原著,又读出一些新的心得来。

先是在字里行间隐隐捕捉到一丝聊斋荒山遇鬼的森森然,进而越看越惊,通读掩卷,竟然觉得若是将之看作为一篇性转版的聊斋志异倒也无妨。

蒲松龄笔下的落魄书生荒山路遇美貌的狐仙山鬼,受不住诱惑美色和金钱的诱惑往往命丧于此。而《第一炉香》的薇龙,细细看来,岂非正是这么一个落魄书生,只不过这次这个书生是个女性罢了。

第一炉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第一炉香细思极恐)(2)

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两年前和父母一起为避战乱而来到香港,如今家里的积蓄已维持不下去,薇龙正就读于南英中学,为了继续留在香港上学,不得不去求助已经多年未见的且毫无联系的富豪姑妈。

书生、落魄、求学。三大要素一出立刻能代入兰若寺遇鬼的俊俏书生宁采臣,只要再加上荒山、豪宅、歌舞升平,聊斋的戏台就算了囫囵全了。

于是,张爱玲在文中是这样描述这个“戏台”的——

姑母家里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字栏杆,栏杆外就是一片荒山。……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搀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

第一炉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第一炉香细思极恐)(3)

如果觉得开篇的大段描写还不够,那么薇龙在黄昏日落,新月初升离开姑妈家,回望这荒山豪宅的这幕,就更加直白了。

再回头看姑妈的家,依稀还见那黄地红边的窗棂,绿玻璃窗里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有点像古代的皇陵。

薇龙自己觉得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如果梁家那白房子变了坟,她也许并不惊奇。她看她姑母是个有本领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时代的巨轮,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薇龙这么想着:“至于我,我既睁着眼走进了这鬼气森森的世界,若是中了邪,我怪谁去?……

她把姑妈的豪宅比作古代的皇陵,将姑妈比作皇陵的慈禧太后,并直言这是一个“鬼气森森”的世界。

乍一看,不正像是盘踞兰若寺的姥姥?姥姥驱使小倩这样的女鬼以美色财物诱惑路过的男子,而姑妈年老色衰之际,不也正好是让各色年轻貌美的少女当作诱饵,为其吸引男人,巩固自己的交际圈。

第一炉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第一炉香细思极恐)(4)

薇龙一脚踏进姑妈家,正是一脚走进了荒山鬼宅——外表歌舞升平好不热闹,内里却早已开始糜烂。

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是生活在这栋宅子里的人每天的写照。

爱情,大概是有的吧。只不过宁采臣能抵御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薇龙却深陷其中。她既拒绝不了以姑妈为中心的“上流阶层”的物质诱惑,也无法抗拒乔琪乔情欲上的诱惑——哪怕乔琪坦言“我不能答应你结婚,也不能答应你爱,我只能答应你快乐”。

第一炉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第一炉香细思极恐)(5)

一切都是虚幻的,连这短暂的快乐也是。深陷其中的薇龙就像一个落入妖气横生世界的书生,也许在踏进门的第一步,还想着考取功名,但黄粱一梦之后,俨然已是一只被蛛网黏住的蝴蝶,再也挣扎不开。

薇龙,你太好了。你这样为你姑妈利用着,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呢?当你疲倦了,憔悴了的时候,你想她还会留下你么?薇龙,你需要一点快乐。

乔琪乔的话就像的毒药,只是裹上了好似爱情的外衣,骗着这个误入歧途的女学生一杯一杯饮下去,直到再也站不起来,直到完全沦为这个“魔窟”的工具。

酒色财气,哪样不让人迷醉。

梦醒之时,早已失去了所有!

第一炉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第一炉香细思极恐)(6)

《第一炉香》没有什么爱情,完全就是一个误入鬼宅的性转版聊斋。聊斋中,有的人抵制了诱惑,而有的人就此沉沦。张爱玲,只是给我们还原了整个沦陷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