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0月19日上午在特区立法会宣读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这是李家超上任后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至两年,方便他们留港╱来港工作。另以试行形式扩展该安排至香港的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并于推出一年后检讨。
港中大(深圳)校园
该政策一经发布,引起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师生的热议。根据相关举措,我校毕业生将有机会获得在港就业签证。
阮健骢表示该举措有助于加强香港和大湾区的交流合作
增加两地人员流动的积极性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阮健骢先生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社会学,并留校从事行政工作三十余年。他见证了香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给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人才培养带来的巨大变化。阮健骢副校长表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首份施政报告,对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相当多的举措,都有助于加强香港和大湾区的交流与合作。其中,优化输入人才计划和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不单为香港吸引人才,同时也大大便利两地学术科研人员和青年人的交流和合作,希望为现在的某些既定跨境限制松绑,增加两地人员流动的积极性。
唐本忠表示施政报告中关于人才招揽的相关措施
将有利于大湾区的融合与香港的长远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施政报告中关于人才招揽的相关措施无疑将有利于大湾区的融合与香港的长远发展。他说道:“香港有优秀的经济、金融、法学、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而优秀的理工科人才缺口还比较大。内地有庞大的理工科人才基数,如果这些人才能到香港工作,将为香港打造国际科创城注入新的活力。”
陈永勤表示香港与深圳和其他城市关系密不可分
区域融合和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思廷书院院长陈永勤教授表示,作为大湾区9 2城市群的一员,香港与深圳和其他城市关系密不可分,而且区域融合和协同发展更是大势所趋。“香港吸引和挽留内地青年才俊的新政策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多一个充满机遇和前景美好的就业和发展路径和平台,而我们作为一所著名港校的湾区校园所培养的同学也自然更加合适到香港发挥所长,努力打拼,成家立业,为香港和大湾区的美好明天做出贡献。”
目前正积极地向香港投行投递实习申请的陈一帆同学,是一名数据科学学院金融统计专业、逸夫书院的大三学生。他期望明年夏天能赴港实习。“作为2024届的本科毕业生,我计划在2024年秋季学期能入读香港的顶尖高校继续深造,拿到硕士学位并留港工作。” 他表示,李家超特首今天宣读的《施政报告》对大湾区的学生非常友好,尤其是对港中大(深圳)的学生非常有利。“港中大(深圳)的教学模式和港中大一样,我们能很快适应香港高校的教学,也比较符合香港招揽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该政策也很有利于我们硕士毕业后留在香港寻找就业机会,为大湾区的学生又开辟出一条就业新路。”
陈一帆同学计划2024年赴港深造,
未来能有机会留港工作
来自医学院生物科学博士项目、祥波书院的刘烨州同学认为施政报告中有关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的安排必将有助于促进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大湾区不少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港中大(深圳)的学生,可以接受相似于香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案的教育,包括课程设置、思辨能力等各方面,应该会很适合在香港本地社会就业发展。
此外,因为我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缘故,我也很关注深港两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首先,在教育方面,港中大(深圳)培养的临床医学学生可以透过这项新举措前往香港实习或进行临床实践;其次,在科研方面,放宽回港就业的安排也会吸引到更多来自香港各高校的大湾区校园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回流香港就业;这项举措也可以吸引更多大湾区的资本投入生物医药研究与产业化。相信这项举措能够令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人才互通有无,让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的辉煌。”
来自生物科学博士项目的刘烨州同学尤其相信
该举措将促进大湾区生物医药人才的互通有无
韩国留学生Kyuri LIM是一名来自经管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勤书院的大四学生。她计划在明年六月毕业后前往香港工作。“我目前正在准备香港注册会计师考试(HKICPA)。我校学生可以免考10门,所以只需要准备5门考试。两年香港工作签证的政策让我拥有了更多的在港就业优势。”
备考香港注册会计师的韩国留学生Kyuri LIM
认为借新政策的东风,自己将拥有更多在港就业优势
来自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项目、逸夫书院的叶崇杰同学认为李家超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新政策有利于提升香港对于大湾区科创人才的吸引力。他说:“香港是亚洲计算机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之一,对内地科创人才有着很高的吸引力。我的导师曾分享过他在香港的6年研究经历对他科研生涯带来的巨大帮助。因此我也很期望未来能有机会到香港交流学习。这次发布的新措施有望促进香港和深圳之间人才交流和产业发展,为大湾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来自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项目的叶崇杰同学
肯定了相关政策对大湾区科创人才的吸引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为中国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领袖人才闯出了一条新路。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曾于10月13日联合发布重大消息,设立崭新的大湾区2 2本科学位课程。两校园将合办双主修课程,为大湾区培育优秀人才。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让学生于深港两地校园修读双主修本科课程的项目。 新课程待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审核后,预期于2023至2024年度推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校园每年将一共录取约40至50名学生。
香港和深圳是大湾区优势互补的国际化重点城市,其环球商贸、金融及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领先全球。借施政报告的东风,香港高校的大湾区校园学生将受惠于深港两地丰厚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就业机会,助力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集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