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军(作者原创授权)

当代中国人对于《西游记》的印象基本都来自86版央视连续剧,剧中主人公唐僧是大唐帝国钦差的取经项目带头人,他带领着三个徒弟历经十万八千里跋涉和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达到灵山取得真经。唐僧虽然手下只有三个徒弟和一匹马,但也算是这个团队的领导,很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观众都说,唐僧要是在当代那绝对是个好领导。第一,他不贪财,西行一路上抄了那么多妖精的洞府,金银财宝从不染指,不是一把火付之一炬,就是捐给当地人谋些福利。第二,不好色,西行路上,那么多美女都主动想和唐僧结婚,唐僧依然意志坚定,守身如玉。要知道,现在多少高官都因为“色字”才一步步堕落入贪腐的深渊。第三,唐僧是个有着崇高信念和执着追求的人,取经团队的徒弟们拼命取经是为一己之私,救赎罪孽,而唐僧则是为了完成唐王使命,解救普天众生。

按说以上这些都是唐僧身上最闪光的优点,一点都没错,可这些只能说是唐僧成为一个好领导的基本素质,靠着这些只是占领了道德上的制高点,但想要真正能具备卓越的领导力,自如的指挥一个团队,让团队的成员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熟读《西游记》的读者应该可以分析出,唐僧在取经的过程中,和这三个徒弟一匹马一直不是很和谐,挖掘一下唐僧内心的潜台词,他这个领导当的很憋屈:

第一,总觉得徒弟们工作不够认真和高效,各种偷懒和疏忽,让唐僧一次次让妖精掳走,那叫一个刺激。

第二,永远觉得徒弟们怀有二心,毫无忠诚度可言,大徒弟一言不合就轮棒子打师傅,剩下两个徒弟有事没事就分行李。

第三,总是找不到振臂高呼,一呼百应的感觉,刚刚有点自认为英明的决策,总会被徒弟们各种怼和挖苦。

总之,徒弟们对于师傅一次次被抓都见以为常。孙悟空一路打怪升级,变成了走形式,能打就打,懒得打就请救兵打,毫无当年大闹天宫的豪迈气概。猪八戒则是奸懒馋滑,没事就靠拍马屁混日子。沙僧更是玩深沉,麻木不仁。

那么问题来了,是唐僧身上什么原因才让徒弟们产生了这样的惰性和丧失了忠诚度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唐僧当领导的致命硬伤。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哪个厉害?唐僧到底有多可恨(1)

第一,成绩都是领导的。

整个团队的利益分配从组队的一开始就存在分赃不均,是团队存在的重大隐患。我们都知道唐僧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转世,内定的领导,唐僧啥也不需要干,只要到达灵山就会封佛,这是观音菩萨在水陆大会上亲口承诺的。而三个苦逼的徒弟则不然,被观音劝导加入取经团,只是承诺可以赎罪,得个正果,尤其沙僧,只是免了万箭穿心之苦,到灵山以后的收益连句话都没有。如果唐僧聪明一点,知道自己没本事没能耐,那么报着一种欣赏和信任态度对待徒弟们,可能更会让徒弟们增加信心和忠诚,可唐僧收了这三个带前科的徒弟就把自己当成了他们的救世主,对待徒弟非打即骂,耍领导脾气,没事就要念念紧箍咒,再不就拿辞退员工吓唬人,让来没尊重过下属。他认为徒弟们都是跟着自己混饭吃的跟班,这个取经任务的核心只有自己。像这样只要有成绩就是领导的一支团队,势必会让下属找不到存在感和成就感,谁又肯卖力气呢。直到女儿国,徒弟们才借着女儿国国王的光,在通关文牒上有了自己的名字,形式上算有了备案,大家这才放下心来认为不会白忙活一场。尤其到了真假美猴王这集,孙悟空都撂挑子了,要不是佛祖亲口允诺悟空成佛,打死悟空也不会再保唐僧取经了。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哪个厉害?唐僧到底有多可恨(2)

第二、错误全是下属的。

唐僧作为团队的领导,包揽了所有取经成绩的光环,可对于错误却从来都是推的一干二净,不是埋怨这个就埋怨那个,尤其孙悟空,简直就是唐僧的背锅大侠,只要有坏事,就拿悟空来顶缸。这种把错误往下属身上推的事,唐僧没少干,原著中举不胜举,我们就捡一段最经典的故事来回顾一下,那就是真假美猴王这集孙悟空打死山贼这段。唐僧自己骑马疯跑遇到山贼打劫,撒谎说自己没钱,徒弟身上有钱,就把危险转移给了悟空,结果悟空因为救唐僧,将山贼都打死了。可唐僧不但不领情,还对悟空百般责难,最经典的是假惺惺的给山贼安葬,诵经超度。嘴里念叨,我姓陈,他姓孙,与我无关,你们死了到阎王那里告示告状,就告孙悟空。常言说:“干活越多,犯错越多,啥都不干就没错可犯。”看看唐僧这幅又虚伪有没有担当的嘴脸,以后谁还敢替他卖命呢?

《西游记》小说里经常提到一个哲理,灵山就在脚下,只要明心见性,即到灵山。可唐僧取经原计划三年就返回,谁成想这一去就是十四年,还处处充满艰辛和危险。这跟唐僧没有带好三个徒弟有直接关系,就是因为员工与领导的矛盾重重,不能上下齐心,才多生出魔障,而产生磨难。唐僧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出现错误时,领导要以身作则有担当,而分配利益时,一定要先考虑团队成员,这样才能带出一只高效、忠诚的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