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崔贯利
逻辑故事
在大森林的快乐幼儿园里,狐狸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讲“夸父追日”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能人想跟太阳赛跑,他叫夸父。为了追上太阳,他没日没夜地奔跑,渴得把黄河的水都喝干了,最后还是没有追上,身躯化成夸父山。”
突然狐狸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太阳吗?”
积极的小斑马第一个举手:“太阳是妈妈的笑脸。”
小兔子说:“太阳是白天在天空能发出太阳光的东西。”
小狮子说:“太阳是发光的星星。”
小鸟说:“能发热的就是太阳。”
小长颈鹿说:“太阳是一个恒星。”
小朋友们努力地思考着,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突然,小松鼠眨巴着眼睛,好奇地问狐狸老师,“老师,太阳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人类称我们叫动物,那……什么是动物呢?”
小驴喜欢吃草,于是脱口而出,“吃草的就是动物。”
小蚯蚓站起来反对,“不对不对,只要会动的就是动物。”
小熊猫慢吞吞地站起来说:“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就是动物。”
小狗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快乐幼儿园里,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思考并回答狐狸老师提出的问题,气氛非常热闹。
妈妈课堂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逻辑错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你问男厕所在哪里?路人甲说,“男厕所在女厕所旁边”。然后你再问,“女厕所在哪?”对方答,“男厕所旁边。”瞧,这两个回答没毛病,挑不出错,但你能找到厕所吗?不能!
循环定义又称同语反复定义,意思是用被定义的概念来说明被定义的概念,无法直接或间接地解释清楚被定义的概念。再比如 “什么叫做爸爸?”“妈妈的老公叫爸爸”这也犯了和“厕所”一样的逻辑错误,即循环定义。
定义过宽和定义过窄也是我们在下定义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故事中小蚯蚓的回答,“不对不对,只要会动的就是动物。”这里小蚯蚓犯的就是定义过宽的错误,因为会动的不仅仅有动物,还有人类,风,云,海浪等等。小鸟说,“能发热的就是太阳。”犯的是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太阳不只有发热的功能,还能杀菌,提供温暖和照明等作用。
需要区分的是,有些表达方式不是逻辑,而是文学上的修辞方法。小朋友们在写作文时可以这样运用,但在描述某一个科学术语时就不能这样说。如对太阳的描述,文学的修饰手法是“太阳是妈妈的笑脸”。在严密的逻辑学框架里的定义是“太阳是一个恒星。”
逻辑万花筒
思考一下,什么叫做鱼?“鱼就是用鳃呼吸的动物。”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你能说出这句话犯的是哪种逻辑错误吗,是定义过宽,还是定义过窄?
(未完待续,下节预告:反向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