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有心无力的工作状态(无痛不快无苦何甜)(1)

工作给人的感觉是早出晚归,每分每秒都要时刻专注的事情,这让大部分刚毕业的年轻人望而生畏。

而对于那些已经退休了的人来讲,他们还想回去工作,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突然不工作了,反倒无所事事,心里闲得慌。

工作是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工作是有明确的使命感,工作是精益求精,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那样得过且过。

工作有意义,我们才有去做的价值。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守护病人的健康。老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栋梁。警察的使命是报效祖国,守卫人民。即使是公司的会计,保洁员的工作,也都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京瓷曾有一个项目是研制陶瓷材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可对当时的京瓷而言,半导体集成电路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研发之路充满了艰辛。

研发团队们克服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长时间地埋首案牍,终于研发成功时。但稻盛先生却给了他们五个字“产品不合格”。

那名拿产品给稻盛和夫的负责人一头雾水,他奇怪地问:“哪里不合格?性能完全符合要求啊!”

稻盛和夫希望产品的颜色是纯净的白色,而研究人员研究出的产品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所以不合格。

历经千辛万苦才研发出来的产品,却因为颜色被稻盛和夫一口否定,那名研发的负责人据理力争,可稻盛和夫还是希望能精益求精,既然做到性能符合,产品的颜色也必然能够达到要求。

他反复向员工解释什么是完美产品的同时,坚决不采样他的样品。

在工作中,作为下属,我们会受到上司的鞭策,也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上司,也当虚心听取下属的建议,时时反思。工作就是要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每日精进一点,日积月累,由量变转化成质变。

有心无力的工作状态(无痛不快无苦何甜)(2)

你说人要工作,为什么还要拼命工作?

一个人如果不工作,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谁也说不准,但要知道“工作”是一切生命都在承担的义务。

任何生物都要“拼命的工作”才能生存。在自然界中,我们可能都认为狮子身处食物链顶端,应该生活得很舒服,很安逸。

但实际上,狮子并不比它们的猎物野牛,斑马等生活得容易,狮子全年长时间都要忍受饥饿的痛苦,在旱季时许多狮子因饥饿而死去,它们时常还要抵御其他狮群及鬣狗的袭击,稍有疏忽会有灭族的风险。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个狮王的一生则更是艰辛,一个小狮子活到成年的概率是25%左右,到了青年时,要么是当上狮王,要么被赶出狮群,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就算当了狮王,四五年后,也会因为体力下降被其它狮子取而代之,过上流浪的生活直至终老。

有人用一句话总结了狮王的一生:幼时九死一生,青年颠沛流离,老年老无所依。

自然界的动物尚且努力奋斗生活,我们又怎么无动于衷,不去成为一名攀登者呢?

有心无力的工作状态(无痛不快无苦何甜)(3)

不是“爱一行,干一行”,而是“干一行,爱一行”。

人们都说:“爱一行,干一行。”可是能做到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生活所迫,干一份我们不喜欢的工作。

就算是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当自己真正工作时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读大学报考专业时,兴趣满满。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好生乏味无趣。

稻盛和夫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个名叫松风工业的企业,当时这个企业内部争吵不断,劳资纠纷严重。

稻盛和夫本想着跳槽,后被哥哥阻止,他自己也开始反思,与其发牢骚坐以待毙,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

这么想之后,他就把宿舍里的锅碗瓢盆都搬进来实验室,每日埋首案牍,孜孜矻矻,他笃定求索,踏过山间沟壑,终至彼岸。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上司的表扬,后来甚至得到董事的鼓励,稻盛和夫渐渐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一切都步入正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常常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迎难而上拼命工作,随着工作取得的成就,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然后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后发现自己热爱上了这份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并取得更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

有人把这个比喻成卫星发射,卫星发射在进入轨道前需要极大的动力,可一旦进入轨道后,它就能凭借自身引力轻松的循环。

工作不仅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人世间最尊贵的“修行”。

有心无力的工作状态(无痛不快无苦何甜)(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