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王朱济熿是晋王朱㭎的第三子。他颇有其父亲的风范,飞扬跋扈,阴险狠厉。好的品性没有学会,坏的一样不缺。晋王于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后,世子朱济熺继承晋王爵位,而朱济熿则被封为平阳王。在永乐朝,朱济熿为了争夺晋王府的继承权,不择手段。而这中间又有明成祖朱棣的影子。晋王府内部发生的爵位之争是永乐朝对待藩王政策的一个缩影。

朱棣起兵夺帝(平阳王谋夺晋王位)(1)

朱元璋

朱棣即位之后,便面临着当年朱允炆继承皇位时的困扰。朱元璋吸收前朝教训,将自己的儿子分封至全国各地镇守。不仅仅是让他们当藩王享受荣华富贵,而且有意训练他们的文治武功,使他们成为一方诸侯。朱元璋希望这些藩王能够辅助中央王朝保佑大明国祚永存。可是他去世后,这些藩王在太平岁月却成了明朝保证社会安定、发展经济、推行政策的最大障碍。朱允炆便选择了最为直接的削藩政策。而燕王朱棣却顺势起兵,并且在经历一番战争后,取得了胜利。这其实从另一方面进一步证明了藩王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和尾大不掉之势。因此,朱棣即位后,对待藩王之事更加重视,也更加慎重。他没有采取朱允炆那种简单直接的蛮干政策,而是更加侧重于阴谋诡计,因势利导,暗中推动。

晋王朱㭎作为朱元璋的第三子,是他非常倚重的皇子。朱元璋晚年去世时,曾命令晋王与燕王统领九边军马,巡察关隘,督兵屯田,应对北方蒙古势力。晋王府的权力实际上还在当时的燕王府之上。晋王虽然于洪武末年去世,但是王府势力仍然非常庞大。正因如此,晋王府也被朱棣率先盯上了。

朱棣起兵夺帝(平阳王谋夺晋王位)(2)

晋王朱济熺与平阳王朱济熿兄弟之间本身就不合。两人曾一同被召到南京连同所有的世子、庶长子读书、学艺。但是朱济熿太过于阴险诡诈、调皮捣蛋,常与朱高煦这帮人混迹在一起,在南京城飞扬跋扈,为非作歹。朱元璋在时便对其非常不喜欢。他时常便因犯错被朱元璋责罚。而朱济熺相对来说要听话、乖巧的多,朱元璋更喜欢这样的孙子。当朱济熿被罚时,朱济熺也没有为其求情。朱济熿也因此怀恨在心。后来更是对他继承晋王之位非常不屑。这点上与朱高煦对待仁宗朱高炽时的心态是一致的,这是物以类聚。

朱济熿的这点心思自然被朱棣所察知,两虎相争以削弱晋王府势力的计谋在朱㭎去世时便已形成。永乐初年,朱棣先是因为一点小过错发信责备晋王朱济熺,指责他纵容属下违法乱纪,将晋王府的长史龙潭削职罢黜。明代藩王有罪,一般都是由王府属官承担罪责。皇帝贬黜长史,也是在警告藩王。朱棣打压朱济熺的心思已经表现的非常明确了。朱济熺自然也明白朱棣的意思。于是他慌忙上疏,请求撤掉全部的王府护卫。朱棣隐晦地通知朱济熿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再收回其护卫,做那恶人,影响自己的明君和亲亲宗族的形象。

朱棣起兵夺帝(平阳王谋夺晋王位)(3)

长城

朱济熿心思通透,很快便接收到了朱棣的信号。加上以前对朱济熺的怨恨,他随即展开了争夺晋王府继承权的攻势。朱济熿先是发动自己在晋王府中的势力,尤其是庆成王朱济炫,不停地向朝廷上弹劾奏疏,揭发朱济熺的各种过错。然后又买通晋王府中的文武官员,不停地编织朱济熺的各种罪名。《明史》中称朱济熿的这些行为“历年不止”。古有三人成虎的典故,朱济熿便是想利用人性的这种弱点,彻底坐实朱济熺的罪名。何况朱棣本身就乐见此事的发生,而这些奏疏主要是为了营造朱济熺在朝野群臣中的罪恶形象,为他名正言顺的废除其晋王位提供舆论支持。朱济熿与朱棣无疑配合得非常默契。

眼见前期铺垫地差不多了,朱棣便于永乐十二年废除了朱济熺的晋王爵位,将他及世子朱美圭彻底废黜为庶人,让他们一家作了守墓人,负责看护晋王朱㭎的陵园。随后,朱棣又下诏,命朱济熿继承晋王位。朱济熿继承爵位后,充分发挥了他的残暴本性,毒死嫡母谢氏,将朱济熺父子囚禁于地牢,每天只给少量的食物,仅够维持他们的生机而已。宫中凡是朱济熺的亲信官员、仆人都被他杀害。朱济熿的种种举措,也证明他不是一个成大事之人。真正有谋虑的人哪有成大事之前四处杀人的。朱元璋、朱棣都是成功之后才敢于这样做。这也是朱棣想要的结果。

朱棣起兵夺帝(平阳王谋夺晋王位)(4)

当然事情到这却并没有就此结束。朱棣的谋划也不止此。后来晋王府有一名侍奉朱济熺一家的老妪来到北京城,竟然见到了朱棣,并将朱济熿的一系列不法事及朱济熺父子的处境告诉了朱棣。朱棣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晋王的牢狱中将原晋王府的承奉左微召到了京城,向其详细询问了朱济熿的行事,进一步进行证明。此时距离朱济熿被封为晋王已经过去了十年。

史书上虽然没有更多细节,但是字里行间其实都有所暗示,这一切有人在背后推动。朱棣下诏将朱济熺夫子召至京师,而以左微为使者通达此事,并负责将两人带到京师。当左微来到晋王府时,府中之人都吓了一大跳。很多一直以为左微不是被关在晋王府的地牢中,就是已经死去了。他的突然出现让晋王府上下都很意外。左微来到晋王府后,直接进入关押朱济熺父子的地方,将其身上的锁链解开。三人相见,抱头痛哭。

当时朱棣正好北征,驻跸沙城。朱济熺父子于是便拖着羸弱的身体来到沙城觐见朱棣。朱棣见到父子二人的惨状,心中也有所不忍,便将朱美圭封为平阳王,奉其父朱济熺到平阳居住,将连伯滩田赐予他们。此外,还有各种赏赐。

朱棣起兵夺帝(平阳王谋夺晋王位)(5)

长陵

这件事朱棣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明察秋毫的明君风范和爱护宗亲的仁君风范。像《明史》中便对朱棣此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朱棣留下身前后世名的时候,同时也再次挑起了朱济熿与朱济熺的矛盾。因为连伯滩田以前是晋王藩国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土地。在朱济熿看来,朱济熺无疑有东山再起的趋势。而且他的儿子还封为了自己以前的封爵,这无疑体现了朱棣更深远的含义。朱棣要是真正体谅朱济熺父子,主持正义的话,应该直接废除朱济熿的爵位,恢复朱济熺这一支的继承权。可是朱棣没有。

不过,朱棣算计完晋王府之后,也很快就驾崩了。可见他从始至终都在践行用阴谋诡计不断削弱藩王的策略。朱济熿与朱济熺兄弟二人无疑始终被朱棣玩弄于鼓掌之中。朱棣的政治手段真是炉火纯青。他对待藩王的举措要高明于朱允炆无数倍,双方绝对不是同一个段位。

参考文献:《明史》。

本文由@以史为伴原创,欢迎关注、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