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王玉杰

董讷(1639—1701)字兹重,号默庵,山东平原人,清朝官吏。康熙六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擢至江南总督。为政持大体,有惠於民。左迁去,江南民为立生祠。二十八年,上南巡,民执香跪讷生祠前,求复官讷江南。上还跸,笑谓讷曰:“汝官江南惠及民,民为汝建小庙。”旋以侍读学士复出为漕运总督。累擢至两江总督。为政持大体,有惠于民。因故降官。后以侍读学士再出位漕运总督。死后赐祭葬,追加为正一品。康熙御赐“眷念旧劳”四字。

康熙科举对诗(康熙进士董讷的一首)(1)

董讷的“凿井”诗

黄土埋泉一丈余, 中藏万丈之瀑布。

老蛟戢影几千年,雨打风吹眠不寤。

我来傍岭辟方塘,欲引寒流看鸟渡。

分沙破石觅灵源, 地有龙门水有路。

缚木为盘月影圆,人于水底窥青天。

百夫大叫曳修绠,银浪飞喷声力全。

势如三峡吞风咽, 响比江心翻白雪。

汲入亭前曲沼中, 莲花万朵波千折。

君不见,乌帽欹斜神甃旁,先生踊跃对沧浪。

(摘自《董讷柳村诗集注释·凿井》卷六)

凿井:指在岩、土中用人力挖掘井筒的工作。又称井筒掘进。这里指董讷在平原城南柳村凿井,俗称打井。选好地址,先挖一个直径约十米的圆形井矿,深约两米半(将出水为止)。井矿中心放一个柳木制圆形底盘,一般直径为3——4米。井盘上用泥砌砖,成圆形井筒。用三根檩条支架,架上按滑轮,绑牢。备挖泥铁桶两个、汲水用的粗长绳一根。挖泥落盘,20多人齐心用力拉修绠,通过滑轮,把井下泥水一桶一桶运上地面,堆在井口旁,底盘慢慢下降。选壮夫约百人,下井挖泥、拉滑车的人轮番上阵。一天的时间把井盘降到深泉,泉水涌流为止。

王玉杰,山东省平原县人。1963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8年。1999年退休后,热心地方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2005年研究平原县旧志。2011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历史散文《平原龙门札记》。应邀点校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并于2014年6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