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口呼吸”一词爆红

还一度冲上热搜

引发众多网友的讨论:

#好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口呼吸

#口呼吸导致凸嘴

#口呼吸真的会让人变丑吗……

喉咙不由自主发出声音怎么治(习惯张着嘴口呼吸)(1)

一个“残忍”的事实是,

我们当中的不少人,

也许早在儿时就深受口呼吸之害。

而且,口呼吸影响的不仅是颜值,

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恼人问题。

喉咙不由自主发出声音怎么治(习惯张着嘴口呼吸)(2)

除了口呼吸,

还有一些常见睡觉习惯,

也可能让你健康、形象都受损。

今天来逐一说说。

张嘴睡觉 未必是口呼吸

张着嘴睡觉就是在口呼吸吗?未必。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口呼吸:

在安静状态下,当呼吸的气流主要通过口腔出入,口腔气流>30%呼吸气流量时,如此的呼吸状态占呼吸时间的80%以上,被认为是医学上需要关注的“口呼吸”。

正常情况下,我们通过鼻子来呼吸,当鼻腔出现阻塞,口腔就成了备用通道。当我们的身体需要大量空气交换时,口腔也可辅助鼻腔,一同给予换气支持。

口呼吸可分为两类:

一是阻塞性张口呼吸,是由原发疾病导致的上呼吸道阻塞。比如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造成呼吸道堵塞。

二是习惯性张口呼吸,指长期的张口呼吸改变了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关节周围肌群,形成了肌肉记忆所致。

因此,有的人睡觉张着嘴,可能只是上唇短、唇肌力量弱、牙列不齐、咬合不正等原因导致嘴没能闭上,但实际上仍在用鼻子呼吸。

如何判断是否口呼吸?

想知道自己睡觉时有没有口呼吸的问题?可以请家人帮忙,通过这几种方式来简单测试:

飘动法:用一张小纸片或一小团棉絮放置在鼻孔和口唇处,观察纸片或棉絮的飘动状态,如果在口唇处有飘动,说明是口呼吸。

镜面法:取一面镜子置于鼻孔和口唇处,观察镜面上的雾气,如口唇处出现雾气,说明是口呼吸。

闭唇法:正常呼吸时上下唇是自然闭合的,如睡眠时张口,予以轻轻闭上,如果出现挣动,说明已经在用嘴巴代偿或完全口呼吸了。

口呼吸该怎么睡觉?

如果长期有口呼吸的情况,可能导致我们的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效率;还可能导致口唇、咽部失水干燥,鼻部的防御作用得不到发挥,容易诱发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导致牙弓发生改变,影响咀嚼能力。

对于这类口呼吸患者,一般建议采用侧卧位睡觉。

由于仰卧时舌根受到重力作用,容易向后坠,容易造成咽腔狭窄,导致睡觉时,通过鼻腔通气不够用,会把嘴张开。

如果向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睡觉,舌后坠的状况,会得到较好改善,通过鼻腔通气,能满足机体的需求,从而不会张嘴呼吸。

口呼吸会损伤颜值吗?

回到这次热搜的一大关注点

——口呼吸真的会让人变丑吗?

目前,“呼吸方式对生长发育期儿童颌面部发育有重要影响”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支持,正畸学界对此也有较多研究。

还有一种主流说法认为,当我们用嘴呼吸或单纯张开嘴时,我们的舌头会自然地跟随着下颚放下来,不再贴在上颚内壁,而舌头贴在上颚内壁正是决定脸部发育的重要因素。

但国外也有研究表明,单纯口呼吸与这种面容特征的相关性尚有争议,目前尚不清楚至少多长时间的口呼吸会引起相应的临床改变。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决定我们面部长相大趋势的仍然是遗传基因。

口呼吸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影响面部发育,但并不一定会让人变丑,毕竟人的外貌受许多后天因素影响。

儿童口呼吸:

警惕腺样体肥大

说到口呼吸,有一定育儿经验的宝爸宝妈都会迅速联想到另一个词——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口呼吸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的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不少家长称其为萌娃的“颜值杀手”。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往往长期张口呼吸,气流冲击导致硬腭变形、高拱,孩子可能会出现鼻骨发育不足、头部前倾、上唇外翻、下巴后缩、上颚高耸、牙列拥挤等问题,医学上称为“腺样体面容”。

喉咙不由自主发出声音怎么治(习惯张着嘴口呼吸)(3)

一般认为,从外观上看,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孩子颜值要比正常呼吸状态下的预期颜值要低。

除了可能影响颜值,腺样体肥大如果超过了2/3以上就会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孩子的健康,同样值得引起家长关注:

①呼吸不畅 睡不安稳

表现为睡觉呼吸音粗或打呼噜、张口呼吸,甚至出现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需要不停翻身来寻找让呼吸更通畅的姿势。

②引起耳朵相关病变

耳朵和鼻子通过咽鼓管相通,腺样体肥大后堵塞咽鼓管开口,孩子可能会反复发作中耳炎或者突然听力下降。

③影响生长发育

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差,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为嗅觉受到影响,吃饭也不香;长期张口呼吸,增加下呼吸道炎症的几率。

④合并鼻炎鼻窦炎 久治不愈

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之间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孩子,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如果腺样体肥大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生活甚至是生长发育,家长就一定要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

此外,还有一些小习惯,比如咬唇吐舌、吃手指、有龋齿、只用一侧咀嚼、喂养方式不当等,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口腔健康和营养吸收,甚至影响智力发育。作为“副产品”,它们也可能拉低孩子的颜值。

如何治疗口呼吸?

喉咙不由自主发出声音怎么治(习惯张着嘴口呼吸)(4)

喉咙不由自主发出声音怎么治(习惯张着嘴口呼吸)(5)

提醒

若已经去医院检查并非病理性口呼吸问题后,可在遵医嘱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合适自己的口呼吸矫正辅助用品;若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适,请及时摘下。

知多D:

除了口呼吸

还要关注这些睡眠习惯

1.打呼噜

2023年了,不会还有人认为“打呼噜=睡得香”吧?

日常生活有两到三成人会在睡觉时打呼噜,多见于身体疲惫或者工作奔波操劳时出现,如果是偶然行为,无需多虑。

但如果打呼噜一会儿雷声震天,一会儿悄无声息仿佛没有了呼吸,甚至憋气自己憋醒了,醒来白天昏沉精神不佳,这很可能是种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它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打呼噜和呼吸暂停现象,造成缺氧并损害多个器官。严重的还可能诱发中风、心脏病突发。

2.流口水

一般来说,人在睡眠时产生的唾液比醒着时少,如果有大量口水流出,可能和这些身体状况有关。

有一些情况是正常的:

比如睡姿不对,特别是趴着睡觉时,如果嘴巴闭不紧时就可能流出来,多见于牙齿咬合不正的人;

生理功能退化,多见于面部肌肉松弛的老年人;

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比如睡前用脑过度或者服用了某些特定药物。

但也有一些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比如前面提到的口呼吸;

有咽炎、齿龈炎、唾液腺炎等,可能造成较多口水溢出;

单侧流口水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患者有口角流涎现象;

面瘫导致一侧嘴角流口水。

3.磨牙

磨牙的原因很多,比如:

成年人多见于白天心理压力过大或精神紧张、疲劳过度、饮食不节;

孩子则可能是白天玩得太起劲,导致入睡后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仍处于兴奋状态;

有些孩子肚里长蛔虫,夜里蛔虫刺激肠壁也会引起咀嚼肌条件反射而产生磨牙。

如果磨牙现象只是偶尔发生,基本不碍事(虽然不太雅观且可能影响同睡人);

但长时间持续磨牙可能导致牙周受损,就要及早找医生查明原因作对症治疗。

编辑 / 孙超慧

资料 /广州日报 科普中国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