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建民

在公众号文章中,万超老师将引发争议的焦点指向了我们该如何对待知识。万老师在文章中认为现代社会的很多人将学习功利化、工具化、简单化,对此他无法认同,“学习不是人前炫耀的资本,也不是谋求生路的捷径,而是自己安放灵魂的森林。”

我赞同万老师的观点,借此谈一下学习的真正意义。

上学时,学习的目的初看非常简单,那就是掌握知识,考个好成绩。实则不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塑造世界观,建立美学体系,学会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审美体系。语文、音乐、美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现在还记得刚上一年级时背过的那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这首诗语句简单,却极具画面感,我马上想到了野外的花、笼在炊烟之中的村庄。在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这首诗之时,我们也记住了这几个字的写法。田居生活的诗意盎然,乡村风光的自然淳朴,这些具有美学价值的因子深深地映入我们的脑海,影响了我们之后的审美。

小时候,最喜欢上的课是美术课,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画池塘,水草飘荡,鱼儿悠闲自在;画大地,碧草青青,鸟儿怡然自得,十二种颜色可以随意涂抹。在学习中分辨美丑,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记住知识,而是学会获取知识、辨别真伪的方法。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更为便捷,尤其是单纯记忆性的知识,像最近大热的知识竞赛类游戏“头脑王者”、“百万英雄”之类的游戏只能是消遣,并不真会让你的生活发生改变。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记忆性的知识是基础,知识获取方式的学习也是以背诵知识为基础。几何、代数、物理、化学,都要背诵大量的方程、公式,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学会推断、计算,才能获取正确的学习方式。

只有学会了基础性知识,才能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从而学会根据运行规则判断事情真伪。

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不是单纯为了记住西红柿属于什么科,而是为了在听到现在西红柿颜色均匀是因为转基因的虚假消息后会马上判断真假,不因为这个影响购买选择。

我们学习法律,不是单纯为了记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会判多少年,而是为了在听到非法吸收存款的钱会被收缴国库的传言后会马上辨别真伪,不因为这个影响自己判断。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不是记住知识。当一个谣言出现时,我们会根据学过的知识迅速作出判断,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比如在听到红黄蓝幼儿园“性侵”传言后马上会根据最初的信息源、人之常情,对该谣言产生怀疑,而不是一窝蜂地帮助传播、人为制造社会分裂。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打交道,如何与人交往。记住礼节,很多孩子都能做到,但如何有礼有节地与人交往,很多成年人未必做得很好。假如你的学历很高、通晓古今中外礼仪礼节,在网上遇到不同意见之时,对着网友破口大骂,那么你对礼节的学习毫无意义。

读古诗词,学小提琴,听交响乐,是为了修身养性,滋养我们的灵魂,从而做一个有涵养之人。遇事从容,行事大气,这便是学习的意义之一。单纯的记忆、背诵、表演,并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学习,会让我们分清自信与自负、真正懂得与自以为是的区别。只有真正学习之后,才会让我们知道自身知识的匮乏,从而学会尊重专业领域专业人士的意见,而不是在浅尝辄止之后就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对法院判决横加指责。只有真正学习之后,才会让我们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学会依据逻辑和证据进行判断,而不是依据自行脑补的画面对机构的调查结果肆意评判。

学习,让我们的思路更为开阔,眼界更为广远,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更为理性地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对别人多份理解、少份指责。

学习的真正意义(学习的真正意义)(1)

学习,让我们的素质更高、修养更好,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本能排斥的现象,少份歧视、多份宽容。

我们在这个人世修行,学习是方式而不是目的。学习让我们的灵魂得以安宁,让我们的方向不再迷茫,让我们的世界布满阳光。

学习的真正意义(学习的真正意义)(2)

作者:孙建民,笔名:青锋暮寒,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检察院。旁听者、记录者,客观但不冷心,著有长篇小说《逆天血》,有作品散见于《电影评介》、《检察日报》、《水城文艺》等报刊。个人微信公众号:世间趣活。

请长摁下方二维码,关注世间趣活 ▼

———— /

学习的真正意义(学习的真正意义)(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