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网易云音乐关于自己的音乐品味?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网易云音乐关于自己的音乐品味(一个快速发展的云生态音乐社区)

网易云音乐关于自己的音乐品味

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

这是一篇关于网易云音乐的产品体验报告,接下来,且听我细细道来。它是如何发展为一个云生态音乐云社区的

体验环境

设备:魅族MX3

系统:Android4.4.4

网络:Wifi

APP版本:V2.9.1

市场背景

由图1,图2可以看出,目前在移动端音乐用户正在不断增加,并且不仅是单一的听音乐,在由音乐所关联的服务中,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占据主体。 在移动音乐的市场上,存在着强大的用户需求。基于不同风格,场景,种类的音乐,用户对其需求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何使产品更加符合用户口味,是一个在“云”时代更具有前景的方向。

产品定位

它以个性推荐为特色功能,通过每一次你的“like”,切歌,收藏等动作,配合云数据库的精确算法,“猜”出你的听歌风格。充分体现“云”的特点,实现个性定制歌曲,完美契合不同人的不同听歌风格的需求

以“UGC PGC”结合的形式,以用户为中心,以歌单为载体,建立在不同的音乐场景上, 每个用户既是使用者又是内容产出者,两种角色的不断转换,不仅增加了产品粘度,更是使用户得到了认可。

加入了社交因素,使用户的表达欲与分享欲得以抒发,并在社交的过程中,制造一种”音乐 社交“的新形式,为用户的沉淀打下了基础,最终基于音乐,与好友,与周围的人共同形成一个丰富的音乐社区生态环境。

产品分析

显而易见,将[推荐]模块放在首屏。因为目前Wifi的普及,改善了用户听歌的网络环境,因此用户不再拘泥于本地听歌,而是更倾向于找歌,在线听歌。其中又细分为“私人FM”“每日推荐”等细致化推荐,尽最大程度,契合用户的听歌口味。

当用户没有网络时,会选择本地听歌。基于“专辑”“单曲”“歌手”“文件夹”分类,用户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歌库,也更方面寻找自己想听的歌曲。除此之外,更是以歌单的形式,将一些歌自由分类,收藏。方便再次遵从上次的听歌习惯。这仍然是用户听歌的主要形式,因此,放在二栏是无可厚非的。

第三个模块,用于增加用户粘性,沉淀用户。既可以看朋友的动态,也可以基于LBS查看附近的人,还可以与明星进行音乐互动。在习惯了自己听歌风格的同时,也可以查看其他人的风格,真正实现,所有听歌的人都在一个大音乐社区里,进行分享,表达感受,互相交流。而对于产品本身来说,又可以更好的通过采集数据,收集用户动态等形式,整合更好的音乐提供给用户。使用户与产品完美协作,形成一种最自然的音乐生态。

范围层

这些功能它们都是围绕音乐所展开,为了增加用户粘性,需要用更加多样化的功能,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相似推荐可以更加深入的根据单曲猜测用户的风格,搜索则方便了自行寻找;电台作为一种新兴的用户形式,正在不断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云盘用于收藏,上传自己的音乐;而签到等级制与社交因素的代入,则是使整个云音乐更具有社区的元素。

这些功能是为了用户所在的使用场景而设置,其优先级又是由用户的行为所支配,因此,在范围层面,网易云音乐,通过其实用性的功能,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入驻,逐渐形成用户与音乐的强关系链。

框架层

它采用了顶栏标签的形式去分类板块,然后将二级标签放置在第二层,这样的一个好处在于培养用户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防止视线焦点的上下跳跃。

但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也许是出于与美观或者排版的考虑,并没有文字去描述一级标签,这样可能会使初级用户对标签的含义产生疑惑。

而在底部则是简洁的播放界面,便于用户第一时间播放歌曲,因此只有播放,和下一曲两个按键。

侧栏是以左滑或者点击展开页按钮的形式呈现,充分考虑了用户使用习惯与优先级的问题,主要将一些设置,个人账户,特色功能以及增值服务等模块放在其中。既可以完美的展示更多信息,又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的问题。

表现层

整体采用了红 黑的色调,给人沉稳,宁静,却富含激情的感觉

专题以上图 下文字的形式,并以正方形卡片的形式显示图片,并在图片上标明听过的人数,表明其歌单的热度。 整体可读性强,便于用户选择

播放界面背景为封面的模糊放大版,风格是极具文艺风格的黑胶唱片。细腻的胶片纹路,金属的光泽,以及随播放而转动的封面图,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轻点封面即可查看歌词,用户体验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