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1)

文/随想足迹

图/来自网络

如果你在广场,公园,酒店看到一群青年男女手拉着手,唱着听不懂又独特优美的歌声,热情奔放的载歌载舞,虽然他们长得像我们一样,你会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吗?

可能想不出来,他们是一群汉族人。这个不怪你,因为在书上各媒体电视中,描述少数民族特征时,总会说那里的人能歌善舞,而能歌善舞这个充满热情,才艺多姿的成语,却很少用来说汉族人,连博学多才的高晓松在节目中也有调侃过“汉族人不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其实有些以偏概全,这样说不少地方的人都有意见。其中在海南西部经济文化中心的儋州市,从西汉以来在这地区讲着儋州话唱着山歌调声的大部分儋州人,就是能歌善舞的汉族人。

儋州人的山歌和调声,代代相传,在汉族人中成了一道独立的风景。有首山歌很好的形容儋州人能歌善舞的特征和盛况:

儋州自古称歌海

歌声催出百花开

人人都是山歌手

山山水水是歌台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2)

儋州山歌和调声的历史

历代下来儋州的文化名人,都惊叹于儋州山歌的文化艺术价值之高和它的群众自发的娱乐性。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来儋州时,原以为这边蛮荒之地,可能会很无聊。谁知道儋州地区的人对诗歌特别熟悉和喜爱。男女老少都会吟诗作对。

《儋州志》就有记载:苏东坡出门散步遇一老妇,雅兴大发,以七言绝句和她对山歌,一唱一和,一对一答,趣味盎然。后来苏东坡也交到不少儋州地区喜欢吟诗作对的好友。

1962年,郭沫若来到儋州时,听到关于儋州山歌的介绍和演唱后,啧啧称奇,说儋州山歌不亚于唐诗。诗人田间也夸作是“南国奇葩”。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3)

2006年5月20日,一个520的好日子,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儋州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儋州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据搜集山歌调声的儋州文化名人追溯,西汉开始,儋州人就有唱山歌和调声的记载,山歌多以一个人唱自诉心情或男女对唱,与诗想通,形式工整韵律严格,歌词优美。

古时候,山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意的语言艺术形式,在儋州民间早已是几乎人人是歌手的状态,人们有时候想婉转含蓄的表达一种意思给对方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唱山歌来让对方知道。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4)

相传古时儋州有一个女子,嫁了一户人家的二儿子。没过多久,她的婆婆看着大儿子的媳妇生下了宝宝,心里也想着二儿子的媳妇来,在一次哄孙子睡觉时唱了摇篮曲:

喽喽哩呀喽喽哩,

屋后栏杆种荔枝。

荔枝生肉人得吃,

龙眼花开到几时?

女子听着美妙的摇篮曲,还在有点陶醉的时候,突然一颤,发现这摇篮曲有所指,正好是说自己呢!

荔枝龙眼同在栏里生长,荔枝都结果熟了,可以摘下来吃了,你这龙眼还在开花,到什么时候能结果子啊?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5)

暗指同是媳妇,大嫂都生个胖宝宝给我抱了,你肚子怎么没见个动静啊?于是女子眉头一皱,马上对了回去:

喽喽哩呀喽喽哩,

屋后栏杆种荔枝。

荔枝根大生肉快,

小根龙眼而生迟。

很好的利用荔枝和龙眼的不同来回答:大小不同成熟时间不同,自己比大嫂小,所以生宝宝还要晚一些。

是不是很巧妙,和诗一样的借喻。最称奇的是对歌的时间,在对方唱完了你就要想的出歌来答,最晚几秒钟一方想不出歌来对答就算输歌了。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6)

而诗是可以有时间去慢慢推敲,像唐代诗人贾岛那样苦吟,二句诗要夸张的打磨3年是不能当作山歌来对的。

儋州人会唱山歌调声是从小开始的,胎教这个词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才引起注意起来的。

可儋州女人在怀上宝宝后,会有意无意的和肚子里的宝宝唱山歌,用歌声和宝宝说话,等宝宝出生后,又天天对睡在摇篮的的宝宝唱歌,山歌内容有劝世教化,历史故事多种多样。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7)

有的小孩听了妈妈优美的山歌不想睡,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妈妈的嘴调皮的笑,有句山歌唱“心想唱歌让侬睡,山歌越唱侬越听”!就是表达这种和宝宝逗着玩的心情,想想这宝宝多幸福。

山歌取材于日常劳动中之外,很多历史故事书,经典名著都被有心的儋州人用来译成了山歌。像盘古开天,牛郎织女,《三国演义》等等,都有山歌书。

儋州唱山歌的小孩很小就很熟历史人物和故事,聪明机智的儋州儿女都善于引用,很多没上学的儋州女子唱起歌来引经据典博古通今,连当时代的儋州举人,进士都不敢轻敌。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8)

清代儋州歌王张绩的秩事

现在留下山歌作品质量最高和数量非常多的清代举人张绩,又名张刚。相传他在成为歌王的路上也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听闻儋州一个地方的小孩天资聪慧,山歌唱的非常棒,于是张举人就来了兴趣,骑上马就赶过去,可看别人给他指出的那个唱歌很棒的小孩时,很失望。

小孩当时在挖番薯,衣服和手都弄脏,一脸冒着汗形象不整洁。张举人觉得这样的人没什么特别啊,不会懂什么山歌。就唱了起来,后两句是“不来么见根松柏,来了见根蹲地梅”。不料小孩马上就回他歌,后两句是“三岁小孩登宝殿,文武百官着信随”!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9)

张绩意思是小孩子有什么本事,谁知小孩说小孩也可以做皇帝,再大的官也的听他。张举人一下子,对不上输了歌,马还没栓好就得回去。

张举人有一天晚上约情人出来幽会,可约定时间到了,女子久久不见出来。于是就等,一直等到天亮。

大家会不会觉得特别,以前听过的都是痴情的女子,多情的男子。想不到当时在儋州最有才华的男子,被名不经见传的妹子爽约了哈哈。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10)

这就是儋州妹子,勤劳善良,人美歌甜。有时也会用自己的聪明来和你任性一次,试一下名传遍儋州的男子会不会对她重视。

结果是见证了张举人的诚心,也成就了他的美名。张举人把那天晚上等情人的心情作了一篇山歌叫《叹五更》,山歌里唱出约会男子不惧夜黑路远天寒,赴约后苦苦等情人不来的急切期盼的心情,听了让人非常动容惋惜同情。后来成了儋州人传唱至今的经典。现摘抄前后一首如下:

披风不怕身寒冷

红心不惧路疏生

记得月前花下约

转水环山放步行

闷烦知说予谁听

说予路边青草听

无人知得朗行苦

青草自知郎苦行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11)

儋州调声

有人调侃说,让汉族人民终于也能歌善舞的广场舞,占领了全国各个角落的广场,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了,可广场舞在儋州的广场却很难成气候,原因是儋州人的调声太受欢迎了。

广场舞最多也就跳一两个钟,而调声有时上午唱到下午,晚上唱到天亮。男人一排,女的一排,有时一排都站100多人,真的是人多势众,都是自发的喜欢。

一样是对歌,有一方唱输为止。

有时节假日,几十组调声队在一起。唱的欢天喜地,各组有各组的歌声此起彼伏,那种场面对不爱歌的人也轻易的被吸引进去,跟着拉手,唱的是一种开怀。一种天性的释放。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12)

儋州调声的场所如果不是节假日,一般都是随心选择,家门口,树林里,山坡上,田地间处处都有儋州人调声的身影。随意性自发性,那种激情奔放不亚于非洲人对歌舞的热爱。

调声的内容除了传达情意和歌唱美好生活之外,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五四时期,传扬革命,抗日战争则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改革开放后,唱新时代的生活。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13)

儋州调声队曾受邀赴全国各地演出,在各地掀起了一阵“儋州调声风”。参加中南六省春节联欢晚会荣获国家级金奖。也多次在央视登台演出,受到许多电视观众的喜爱。

随着流行歌曲和各种娱乐活动的冲击,儋州山歌和调声在年轻人中传唱的热度在减弱,不过现在在儋州,山歌和调声还是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那种集体狂欢的方式是很难取代的。

作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儋州山歌王唐宝山还是儋州最有名望的文化艺术名人。可见儋州的山歌和调声还是最受人推崇的。

调声对于儋州人来说太平常了,以至于有个不成文的习惯,每年调声都唱新的,不管今年的调声歌词曲调有多好,传唱度有多高,过了明年后年就不会有人唱了。所以从古到今,儋州有多少优秀的调声作品都被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儋州山歌真的好听吗(儋州人的山歌调声)(14)

走向世界

随着儋州人越来越多的外出上学,打工,创业。很多高校的校园里,大城市的广场,公园有时都会看到儋州人调声的身影。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每当节假日,总会看到儋州人相聚调声,引起行人的围观和鼓掌。在万里长城,黑龙江雪地,都有儋州人自发的相聚调声的场景。

现在,勇于开拓,敢于奋进的汉族儋州人,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将来在世界各大广场,音乐大厅,名山大川都会留下儋州人唱山歌调声,能歌善舞的足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