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2569年前,春秋争霸,战火纷飞,中原大地上的一声婴儿啼声,震碎了那漫漫长夜,黎明,开始降临,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了。

天不生仲尼,人间万古如长夜。

孔子一天只吃两顿饭(孔子天不生仲尼)(1)

有一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私学,广收徒,传道授业解惑,育一门圣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有一人,周游列国,心系九江,见天子,未曾跪,铮铮铁骨,浩气之气。子曰:“上不承天子,下不事诸候。”

有一人,。立于川上,观日月星辰,朝朝暮暮;感世事无常,万千大道。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条河,浩浩汤汤奔流过秦汉元明清。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未曾断流过;中国几亿人的风骨,也未曾真正被打倒过。一代又一代,总有一些以传承与光大儒学为己任的志士仁人,奔走于人世间,传道授业解惑,展现着生命的非凡力量。

而今,这条河流出了亚洲,顺着洋流一路西行,慢慢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美丽的果实。而追溯其源头,却能清楚地看到它的疲弊之态。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无信仰的时代。

初识《论语》,是在初中的语文书上。学它,无非为了考试,考完,过了没多久就该忘了,因为脑子里还要装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化学……还有数不尽的名与利。自此以后,再也无人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十二年刻苦学习,不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而是被动地被这个社会裹挟着前进。茶余饭后,我们再也不会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头顶的月亮无人问津,但脚下的六便士人人却为此头破血流。

文化是习得的。吾辈如此,后辈当如何?

如今,我们把“常回家看看”纳入法律,用国家的强制力来让人们履行孝道。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此一句便让人潸然泪下,体会到为人子,尽其孝的应该。

如今,“扶不扶”成了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浣纱女的故事仿佛成了一个笑话。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如今,下级怕上级,一级压一级,处事为人无不小心谨慎,殷勤谄媚。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今,我们不再尊重那些品德高尚,宽恕以待人的人了,反而不留余力的在追捧那些暇眦必报之人。曹操一句:“宁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成为了许多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不仅没有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荣。

在许多人眼中,誓死不投敌的苏武成了傻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文天祥成了傻子;为民请命,刚正不阿的海瑞也成了傻子……众人独醉你独醒,只因你名利双收,站到高点大谈特谈人生的“成功学”。

新中国那会的批林批孔,一直到现在还遗有或深或浅的影响。现在很多人甚至认为儒学是封建落后的思想。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你连一篇《论语》都没读过,你有什么资格批判儒学的落后。古人云:一部《论语》治天下。难道是无稽之谈?

许多人认为儒学是软弱的,把“中庸”曲解成“和事佬”,“和稀泥”的意思。只有你真正去了解它,才能知道它的刚,它的强。没有哪一家敢站在天子的面前,说:“上不承天子,下不事诸候。”但真正的儒者们敢。他们不借神鬼之说,但凭自己的道就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立于天地之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道甘为孺子牛。如今,儒学复兴任重道远,但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总有一些人行走于这八万里大地,去宣扬大道,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那胸中长虹的浩然之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儒者们时代所追求的,所希冀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一场大梦,人世几度秋凉。我想,生而为人,不过如此而已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