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只身在外多年,是‘百川灌河’哺育的家乡烙印,少年时代筑起的理想追求,陪我度过求学的悠长岁月,给我阔步前行的不竭动力……”2月6日上午,灌云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红星通过线上视频连线的形式,与灌云县10万余名中小学生分享自己的追梦之旅,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院士讲基础课 感受榜样的力量(1)

徐红星是灌云县小伊镇人,1988年从家乡考入北京大学。他长期从事等离激元光子学、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的研究,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和纳米全光网络方面和等离激元光子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课堂上,徐红星院士以“爱祖国、爱思考、爱科学”为题,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讲起,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将家国情怀融进血液、化作行动,把助推国家繁荣富强作为学习的动力;又以“中国天眼”与C919国产大飞机的研发过程为例,诠释了“成功属于坚持、努力、永不放弃的人”这一永恒真理。

有梦想才有追求,只有将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梦想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徐红星鼓励家乡学子。

当天,在灌云县各中小学校,10万余名学子收看了徐红星院士的讲座。灌云县实验小学四(11)班学生李梓琪在课后收获颇丰,她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特别有意义,徐院士给我们分享了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各项成就,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使我们心潮澎湃。我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徐院士的生动讲述,诠释了科研人员的爱国之举、强国之情,诠释了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灌云县实验中学校长张安杰说,“作为一名校长,我要以院士为榜样,认真、努力、潜心教研,带好教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

通讯员 涂丽丽 张晓敏 金刚

编辑: 戴通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