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农发行喀什地区分行驻喀什市浩罕乡园丁(10)村“访惠聚”工作队成员梅浩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做错了事怎样找台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做错了事怎样找台阶(遇事找小梅难事不再难)

做错了事怎样找台阶

记农发行喀什地区分行驻喀什市浩罕乡园丁(10)村“访惠聚”工作队成员梅浩红

在喀什市浩罕乡园丁村,有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工作踏实能干的同志,深受村民喜爱,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梅”,她就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喀什地区分行驻喀什市浩罕乡园丁(10)村“访惠聚”工作队成员梅浩红。自2017年驻村以来,她用热心、真心、诚心服务群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助民增收、为民解困、促进和谐,在驻村路上,梅浩红用实际行动把芬芳洒满整个村庄。

当好帮带指导“娘家人”

“工作队就是要帮助社区抓班子、带队伍、强组织,让党支部真正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梅浩红同志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

驻村后,梅浩红同志发现村里的老百姓都希望学好汉语。她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探索适合本村的教学方法,提高村民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从最基础的拼、读、写开始,一点一点讲。每天的夜校,她都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乡亲们做辅导,带领他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朗读,并不时向台下的村民们提问,引导他们组词造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平日里,她利用走访、宣讲政策的时间,鼓励各族村民用汉语交流互动,既加深了村民对汉语日常用语的熟练程度,又及时掌握了村民的学习情况。“在工作队小梅姐的帮助下,我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现在还被提拔为村委会副主任!”村干部热孜万古丽·伊斯拉皮力说。

当好服务群众“贴心人”

“有困难,找工作队。”这是园丁村的村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园丁村,工作队就是居民的“贴心人”。

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户木沙·夏依合的女儿布阿提坎木·木沙,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木沙·夏依合决定不让孩子继续求学。梅浩红同志在走访过程中听说了此事,了解原因后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通木沙·夏依合的思想工作,让小古丽继续完成学业,而今,木沙·夏依合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现在我孩子能上这么好的学,真是多亏了你!”居民木沙·夏依合激动地说。她还为1户因家中有困难家庭积极申请了低保补助,为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等,有效促进了感情融和。

丝丝真情传递温暖。根据工作队统一安排,她积极组织开展入户走访、献爱心等活动,协同工作组累计投入50多万元资金,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件。

当好就业增收“领路人”

“自强自立做支点,妇女顶起半边天。”梅浩红同志用水的柔情、花的芬芳感染、带动着周边的群众。

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同当地群众面对面的交谈,了解村民实际困难诉求,为村民办实事好事。驻村以来,她协助工作队,为村民修筑了2.5公里的村级道路,1公里防渗渠,安装了10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活动服务中心,有效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扎实入心的工作,让群众真正知道和感受到党的恩情,也从心里滋长了感谢党、跟党走的愿望并付诸行动。2组脱贫户吐热洪·麦麦提就业岗位工资低,生活水平质量不高,她在与村干部编组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的就业意愿,与辖区企业积极联系对接,帮助寻找就业岗位,目前已解决至辖区红旗水泥厂就业,月工资可达到3200元,吐热洪·麦麦提也表示,有了稳定的收入,自己会努力工作,绝对不辜负期望。

本色不改、初心不忘、坚定前行,这位小梅同志,以特有的执着坚韧和细腻柔情,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干劲,团结带领辖区各族群众,一路铿锵前行!(李倩)

责编:张炜 郭锦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