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1)

感谢您关注初中化学公众号,如您尚未关注,点击标题下方"初中化学”关注我们,即可获取教育经验、方法、学习资料等,每天与您相约!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2)

生活中很多有趣的化学小知识,有些很美丽,有些很实用,今天化学姐给同学们介绍5个化学小故事,帮助同学们拓展见识!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3)

1、不融化的“冰”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4)

在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曾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有一次,几个美国地质勘探队员去勘探油矿。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钻到很深的地方。 突然,地下的气体以一千磅以上的压力从孔里冲了出来。顿时,管子口喷出了一大堆白色的“冰花”。有的勘探队员用盆取了一些准备烧汤;有的勘探队员好奇地上前滚雪球。结果,汤没烧成,倾刻锅内空空如也,没有一滴水;队员们的手上不是起了泡就是变黑了。这件事当时一直困绕着勘探队员。你能给他们解释清楚吗?

2、小明为什么钓不到鱼?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5)

盛夏时节,小明约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公园的湖边钓鱼。 小伙伴们带好了鱼杆、鱼饵和有关工具,来到了公园。他们沿着湖边寻觅着最佳位置。突然,小明说:“看那边,湖面上有许多气泡冒上来,在水下一定有很多鱼。咱们在那钓吧!”于是他们坐在那里静心地钓鱼。 几小时过去了。湖面上依旧有许多气泡向上冒,还有湖面上来往的游船。他们却没有钓到鱼,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 小明钓不到鱼是由于缺少化学知识。你可以帮助他来解决:取一个空瓶子,用木棍搅动湖水,你就可以收集一瓶气体。一划火柴,呀,这些气体竟会燃烧呢! 这些气泡并非鱼呼吸产生的气泡,而是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很难溶于水,易燃烧,火焰呈蓝色。 湖底,是个天然的沼气“工厂”,工厂的“工人”是那些一丁点大的小家伙——细菌。湖底常积存着一些杂草,树根,它们在水下缺乏空气,由于细菌的发酵作用,就分解产生出甲烷。 不仅湖底是沼气工厂。在地下和农村的一些池塘里,也蕴藏着大量的沼气(有时也称之为天然气)。沼气的发热值很高: 1m 3 沼气燃烧后可产生 23 × 10 3 ~ 27 × 10 3 J 热量。相当于 0.6kg 汽油或 0.8kg 无烟煤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而且它燃烧后污染少。现在,农村普遍推广人工制造沼气。用来点灯,烧饭,可以节约能源。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6)

3、化学咨询中心的故事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7)

叶红的学校开办了一个第二课堂——化学咨询中心,来这里咨询的学生还真不少。 一天,来了一位同学咨询这样一件事:暑假期间,她和妈妈一起到乡下姥姥家度假。姥姥家是一个特别大的农家院。院内除了种些果树,蔬菜之外,四周还有美丽的鲜花,尤其吸引她的是爬在院墙周围的千姿百态的牵牛花。如果在城里的公园,是不许人们采摘的。这一次,她可以在花丛中采一些她喜爱的花,并尽情地观赏。可当她从花丛中出来时,漂亮的衣裙上染上了五颜六色,使之更加“锦上添花”。她赶紧换下衣眼,放在水中洗涤,可是当打上肥皂后,颜色不但没有褪掉,而且紫色变成了蓝色,红色变成了黄色和绿色。这下可把她难住了。这是为什么呢?你知道吗?

答案: 在化学中,有一些物质遇到酸和碱表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物质是酸碱指示剂。化学中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石蕊和甲基橙。它们的变色情况如下: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都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这些植物色素可用作指示剂的代用品。

原来,这位同学的衣服上染上了花瓣的颜色,而肥皂显碱性,因此颜色发生了变化。你解答对了吗?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8)

4、精美的雕刻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9)

春游活动,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外野餐。同学们带了许多美味佳肴,但最受同学们欢迎的要数松花蛋了,因为它不但味鲜,而且在油亮的蛋白上“镶嵌”着的一朵朵漂亮的松花也吸引着同学们。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时化学老师走了过来,他一下子使同学们喜悦的神情转为好奇,“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好手艺雕刻出来的东西吗?”

答案: 老师的话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老师细细地讲解着:原来这是人们在泥巴中加进去的一些碱性化合物——石灰,碳酸钾,碳酸钠等在起作用。 松花蛋的松花是经过一场化学反应“雕”成的:蛋白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类型的蛋白质,放久了,部分蛋白会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很有趣,它有一个碱性的氨基和一个酸性的羧基,因此,它既能与酸性物质作用又能与碱性物质作用。人们在制造松花蛋时,特意在泥巴里加了一些碱性物质,它们会穿过蛋壳上的细孔,跑到蛋里与氨基酸化合,生成金属盐。这种盐是不溶于蛋白的,于是就以一定的几何形状结晶出来。那漂亮的松花,正是这些金属盐类的结晶体。

在蛋白形成松花的同时,蛋黄也在发生化学变化:蛋黄是不同于蛋清的另一类蛋白质,它含有硫。日子久了,蛋黄也会分解变成氨基酸,并且放出很臭的气体——硫化氢。蛋黄本身含有多种矿质,如铁、铜、锌、锰等,硫化氢与这些矿质作用生成硫化物,由此蛋黄变成蓝黑色。不过,这些硫化物大都极难溶解于水,所以它们并不被人体吸收。 由于松花蛋的两次“变革”,蛋白质分解变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味鲜,使得松花蛋鲜于一般鸡蛋。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10)

5、“铝婆婆”演下的悲剧

化学趣味知识(趣味化学有趣的故事)(11)

暑假期间,小江随妈妈到农村探望多病的姥姥,该村三百来户人家因生活水平提高,前几年普遍换用上了铝制炊具,但是近年来全村人的身体健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该村患贫血,胃病和肝病的人数连年成倍增加,小江的姥姥就是其中之一。经医生调查研究证实:这种情况与该村近年使用铝制炊具有关。无独有偶,前些时候,日本也报道,某地区患贫血的人越来越多,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论也是由于使用铝锅所致。 “铝婆婆”到底做了什么怪呢?

答案: 铝制炊具弊端不少。不锈钢铝中所含的铬、镍、钛也对人体有害。当然铝是其中主要毒害因素。因为铝是两性物质与酸碱都可发生化学反应。一个正常成人,每天从水和食物中摄取 10 至 100mg 铝就足够生理需要。而使用铝制品盛放咸味,酸味或碱性食品时,铝元素就会游离出来和食品中的某些成分结合,使人对铝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铝进入人体,在大脑、肝、脾、肾、甲状腺等器官中蓄积,虽没有明显的急性中毒症状,但时间一长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起行为、智能上障碍,反应迟钝甚至精神错乱,加快人体衰老,是诱发老年痴呆症因素之一。

营养卫生专家研究证实,当铝摄入量超过人体生理需要的五至十倍时,就会抑制人体对磷元素的吸收。这是因为铝和磷及磷酸盐作用生成难溶的磷酸铝盐排出体外,而使人体对磷的吸收减少,长期下去,血磷降低,影响磷化物的代谢,使机体能量供应不足。 再有,铝制炊具还使人体失去了吸收铁质的重要来源,造成人体缺铁性贫血。因此,在炊具中最好让“铝婆婆”退休,请“铁媳妇”上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