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不 肖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谓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乎。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在道德经曾提到有三宝(何为老子的三宝)(1)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老子有三件宝贝,经常保存着,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

一般人听到三宝,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金、银、珠宝之类有形的物质财富,而老子的三宝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其价值恒久,永不失色,不贬值。

那么老子的三宝是什么呢?

一曰慈,慈就是对人要慈善。当然慈善要处理好善恶的关系,要分清善恶,对善人好人要慈爱,对恶人坏人要选择时机帮他改恶从善。

二曰俭,俭就是俭朴。不仅是生活作风、工作作风要俭朴,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俭朴。这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也是德深厚的一种表现。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与天下的人争先。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与别人去争先,凡是有利的事情,首先让给别人,自己甘心情愿去吃亏。

在当下物质繁荣,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有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追求高消费,缺乏社会责任感。由此也让一部分人陷入迷茫,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内心却时常孤独寂寞;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东西,却总是惦记着自己没有的,难以找到满足感;虽有朋友一群,关键时刻找不出几个真心信得过的。

通过学习本课,参照对比,静心思考,我们是否会受到启发并有所感悟呢?老子的三宝是否也应该是我们的三宝呢?

和平

老子在道德经曾提到有三宝(何为老子的三宝)(2)

《道德经》:若肖,久矣其细也乎

若肖,久矣其细也乎:若大家都说好,唯一的办法,是陪大家一起玩,一齐打牌、钓鱼、跳舞,不修德了,久而久之也变得和大家一样了,没有道德了。

我性格比较随意又热心,朋友也多,他们时常找我吃饭聊天、打打麻将等。学了《道德经》后,每天诵读学习,要用很多时间,朋友这个找那个找的占用了很多时间,学习时间就少了,刚开始还不好推辞。学了一个阶段的《道德经》后,发自内心不想出去吃喝玩了,把朋友们冷落了,他们很不理解,我不在意别人的非议,人家说人家的,我做我的。

我觉得整天吃喝玩乐不如学习圣贤经典,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平,改变思维和处事方法,让自己变得明白起来,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清静无为胡

老子在道德经曾提到有三宝(何为老子的三宝)(3)

《道德经》:事事迁就,一事无成

“若肖,久矣其细也乎”,如果大家都说好,久而久之也变得和大家一样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人,性格、品德都不一样。有的人愿意天天玩,不好好工作学习;有的人不愿意提升品德,觉得那是老掉牙的一套。不管你做什么,做的好做的坏,既有人说你好,也有人说你坏。如果你愿意多抽点休息时间来学习《道德经》,提升个人品德。那和朋友去玩的时间就少,有的朋友可能就埋怨你不合群。也有的朋友看你努力提升品德,觉得你很傻,“现在一切向钱看,谁还在乎什么品德呢?”这些人可能就说你的坏话,疏远你。你如果要他们说你好,你就只能也像他们一样地去玩,一样地不修德。最后也变得和他们一样,天天游手好闲、不学好。

如果做什么都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什么也做不成。因为你做的再好,也有人说你坏。在一片污浊的环境里,你有没有勇气去做正确的事?如果有人因此疏远你,那就让他走吧。重要的不是走了多少人,是留下来的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别人的肯定,而在于坚持做正确的事。

水穷云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