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之后,就是农村一年一度的早稻插秧季。

每年从谷雨到五一,都是农民们忙于春插早稻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们必须抢抓时间,插完早稻过“五一”。

春天到了农民正在田里插秧 田夫抛秧田妇接(1)

(手工插秧)

对于插秧,历代文人都喜欢以诗言事。如唐末五代契此的《插秧歌》:“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契此即布袋和尚,传说赵、钱、孙、李四家同时请他插秧,他全部答应;晚上四家请吃饭,他都赶去参加。四家的田全部插好,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法力无边,神识通天。有人问他插秧感想,他出口成诗,看似浅白平易,却富含哲理,饱蕴禅机,生动活泼,饶有情趣。

又如杨万里的《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更是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新、奇、快、恬,把一个诚斋体的风格展示得淋漓尽致。

春天到了农民正在田里插秧 田夫抛秧田妇接(2)

(搬秧)

这样的诗很多,如范成大的《插秧》:“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等等,我们不一一欣赏。

在过去的早稻插秧季,只要一走进农村,那装好了水的棋盘式稻田,犹如一块块明镜,在春阳下,氤氲着淡淡的泥土香甜味。农民们肩挑着沉甸甸的心事和绿油油的秧苗,走在田埂上,把一把把扎好了的秧苗,看似随意却是精心的抛到田中后,便走进水田弓腰插秧。

春天到了农民正在田里插秧 田夫抛秧田妇接(3)

(机械化插秧)

这时,孩子们也会学着父辈卷好裤腿,撸起袖子,下田插秧,嬉闹追打,满脸泥浆,一时顽皮之声此起彼伏,犹如一幅活生生的农村田园山水剧。

插秧季虽然劳累,却是幸福的劳累,使人们感觉到人生的充实,触摸到生活的快乐,体悟到劳动的美丽。每当看着那些绿油油的秧苗在水田里扎下根,舒展开叶片,一行行碧绿的希望,便在亮丽的阳光下开始不断成长,一种丰年的期待又沿着插秧者脸上的笑纹长了出来!

春天到了农民正在田里插秧 田夫抛秧田妇接(4)

(机械化插秧)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插秧机、抛秧机等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农民们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过去那种挥鞭吆牛、扯秧挑秧抛秧和弓腰插秧的状况,已经化为一道旧时的风景,转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成为一份埋藏在心灵的情怀。

如今的早稻插秧季,已被各式各样的插秧机刷屏霸屏,只在那些还比较偏僻边远的小山村,和边角废料式的稻田里,才有可能寻找到农民们弓腰插秧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