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北国春城长春,十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幸福长春,不仅是吃得饱、穿得暖的物质保障,更有繁荣、和谐、开放、美丽的现代化都市生活,内涵丰富、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活和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
发展——幸福的保障在夯实
近十年来,长春的经济在平稳中发展,人民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更好地满足,幸福就成了检验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长春人因发展而幸福。近年来,长春紧紧抓住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这个关键,重大项目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累计完成投资近万亿元,既有力地促进了当期发展,又为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大力推进骨干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的强力拉动下,经济增长迅速,继而带动各行各业发展,满足着市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长春人因文明而幸福。依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循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轨迹,长春打造了10条特色街路、14条标准街路、15条精品街路,进一步彰显了长春大气、现代、时尚、厚重的城市风格。一条条宽敞、干净的马路;一棵棵高大、整齐的树木;一张张快乐、幸福的笑脸,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文明,更迷人。2012年,在“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中,长春在9个省会、副省级城市位列第4,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长春人因平安而幸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城市霓虹中,长春大大小小的夜市人流如织,却繁而不乱。为促进城市“夜经济”的发展,长春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建好夜治安巡逻防控网、警务责任区防控网、街路治安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防护网、群众志愿者防控网“六张网”,提高全市整体治安防范水平。同时,继续加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使乡镇(街道)、村屯达到“五有”:乡镇(街道)有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综治工作机构、综治工作机制和制度、综治工作基础簿册台账、治安联防队伍,村屯有综治工作机构、专职治保主任、综治协管员、百姓说事点、“平安之声”大喇叭;社区达到“八个一”:一个社会服务管理站、一个综治工作机构、一个警务室、一个特殊人群信息库、一个百姓说事点、一名专职治保主任、一名综治协管员、一支治安联防志愿者队伍。
长春人因和谐而幸福。好家风是润物无声的力量,值得我们好好涵养和传承。家风是家文化的灵魂,家庭是家文化的载体,而家风的传续是通过家教来实现的。长春市委市政府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幸福和谐”为主题,以“宣传倡导、健康促进、发展致富”三大活动和增加人口福利、促进家庭幸福和谐为主线,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打造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创建幸福家庭主题活动。长春始终坚持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持续动力和重要标准。用民意衡量决策、用幸福评价政绩,把执政为民宗旨、科学发展方式和追求幸福生活有机结合,引领各项工作“向善”“向美”“向好”发展。
环境——幸福的源泉在流淌
在城市建设上,长春市全面实施了“城市双修工程”,开展了旧城改造提升工程和长春市的母亲河——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对城市三环以内老旧小区、街路环境、地下管网、停车泊位、绿化亮化等进行全方位改造,对全市水系进行了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景观打造和公共空间建设等全方位治理,全市百姓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长春市全面实施了“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1900余项行政审批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快捷办理。
近十年来,长春市以“还绿于民”“绿色共享”的理念,通过透绿、增绿、补绿等一系列行动,打造“森林城”升级版,努力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耀眼的底色。2020年,长春市9个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围墙全部打开;南湖公园、长春公园等10个城市公园全部打开围墙;20条“拆围透绿”示范街路涉及的临街单位基本拆除完毕。全市共拆除围栏、围墙的长度2.78万延长米。
围墙打开后,通过景观改造、完善设施、营造特色,打造通透大气、层次丰富的街路绿化空间,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受到绿色就在眼前,绿色就在脚下,绿色就在怀抱中。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长春市的“拆围透绿”工作以增辟开放式空间、扩增城市绿地为重点,推进开放式街区建设,实现单位绿色空间向社会开放、与市民共享,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人文——幸福的土壤 在滋生
“长春1948”文化街区掀起长春人怀旧的历史情怀;一所所大学的文化论坛为长春营造浓郁的人文学术气氛;长影的改革发展激发了一代长春人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期盼……这些都已成为人文长春的丰厚底蕴和宝贵财富。
在长春,你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红色的帽子,“请走人行道”“请等绿灯”,他们不是交警,只是普通的市民,自愿站在路边帮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看到有老人过马路连忙去搀扶,人们叫他们小红帽,他们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幻化成了一种力量,一种行动,把自己的幸福传递给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他们是这座城市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长春同时是“最有人情味儿的城市”,在长春,不论是医生、教师、交警、出租车司机还是广大市民,时刻上演着助人为乐、扶危济困、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生动画面。人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人情味儿”成了长春的名片。既展现了长春人民的宽容大气,更体现了长春市浓郁的人文情怀。城市精神的标杆和感人的故事,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承,是长春美好幸福生活的延续。
民生——幸福的核心在扩张
如果将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壮美画卷,那么,民生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共享是其中最温暖的主题。近十年来,长春市始终把办好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作为主线,把增收富民作为持续改善民生的首要追求,从2016年起,长春市连续两年出台了旨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暖流计划》,专项投入35亿元,约1500万人次从中受益。特别是2017年,市本级承办的100件民生实事,投资规模达到447亿元,投资强度和投入力度空前。在确立幸福长春建设指标后,长春市各级政府和部门陆续引导各项工作围绕人民的幸福来展开,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围绕生存性民生,长春市建立起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大救助体系,针对低收入家庭、特殊群体和受灾人员,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司法和临时救援、结对帮扶的“3 8”救助援助模式,基本织牢织密弱势群体的基本民生保障网。
长春市委市政府坚信,坚持民生优先要“站在百姓视角”想事情看问题。改善民生福祉,建设幸福长春,要始终把关心关注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行动自觉。“多看百姓的身边事,多听百姓的心里话,多算百姓的生活账”,从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具体工作抓起,滚动实施“幸福长春行动计划”,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全面提高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确保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要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逐步把长春建设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进入新时代,长春正在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承载能力、城市精神面貌、城市品位全面提升。在长春人民的不断努力下,长春必将在振兴东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让市民拥有更多幸福感和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