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大奸似忠,大道似曲,大智若愚!”从这三个形容词来看,世间的真理都是迂回婉转的,只不过世人看不到智者言行的真意,所以才笑他做事不直接,好似蠢笨一样。但是,多年以后,才知道,原来他才是高手!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大智若愚(一般具备这三点智慧)(1)

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是,生活中总是有一种人并非在某件事见长,事后却恍然发现这个人却是事事见长!要说,一个人是否是大智若愚,不是从单方面就可以得到结论,所以,今天智囊就为明公分享三点大智若愚之人的特点,以便明公今后,不错过贵人的帮助与高人的指点,同样也要小心他们的暗度陈仓!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大智若愚(一般具备这三点智慧)(2)

第一,对付敌人,大智的人会选择令其骄傲

一家企业,生产部门是由一位曾经做研发技术的人来管理,到任时,他对领班说“我是搞技术出身,不太了解生产部门的情况,你们要认真负责生产事宜,出了问题虽不至于扣除奖金,但是后果你们心里掂量!”一转眼一个季度过去了,大家觉得他啥也不懂,就开始放肆起来,后来,在大会上这位经理把他们干坏事的事提出来,问的他们哑口无言!随即罢免了领班,严惩了几个员工,包括一位元老级别的人,从此后生产部门算是真正的踏实下来了!

大智若愚的人,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将对手打败,就先要让他变得骄傲,因为这样会令其变得愚蠢。试想,一个自满加愚蠢的人,击败他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呢!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大智若愚(一般具备这三点智慧)(3)

第二,用人之际,大智者不会太在乎小人的无耻,只在乎是否有能力

有这么一个段子,据说,孔子当年乘马车压倒了农民的庄稼,农民拦住车子不让走,当时孔子让学生子路去跟农民谈话,结果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又让子贡去,还是一样,碰了一鼻子灰,这时,只见车夫叹了口气摇摇头,孔夫子就让车夫去谈谈,车夫一下子精神就来了,跳下车抽了农民一个耳光骂道“你知道车里是何人吗?这就是孔夫子,他现在要去大王那里谈论国事,耽误了正事,担当得起吗?”结果,农民不仅让开了路,而且还连赔不是!

当时老夫子感慨道“看来用君子,同样也要用小人啊!”其实,这个世界上不仅有舌战群儒的精彩画面,同样也有着唯才是举的成功经典励志人物!尤其是用人之际,大智者一定是不太忌讳小人的无耻,而更多的看重的是人才的能力!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大智若愚(一般具备这三点智慧)(4)

第三,大智若愚,需要被人发现

在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口碑很好,大家给他的评价都是,这个人聪明知道的多,心眼也多,但是从来不跟朋友玩心眼。有一次,我跟他一起请假外出 ,回来时买了点橘子,有三个爱贪便宜的同学,让我们给他们带点,我数了一下说“他们三个人,眼下有七个,我去买三个就够分的了!”同学说 “我们吃两个,剩下的拿回去一起吃! ”我当时对心眼的理解瞬间颠覆了!原来心思居然可以这样用的!

多年后,我两讨论大智若愚时,他是这么说的“大智若愚的智慧有的时候是需要让人发觉的,如果你大智若愚一辈子,没被世人发现,不就等于在他人眼里你愚蠢了一辈子吗?”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大智若愚(一般具备这三点智慧)(5)

在生活中,也许那些能看出来的聪明不是真正的聪明,同样,能看出来的糊涂也未必是真的糊涂!当你笑话他人的稀里糊涂时,可能忘了那句聪明难,糊涂更难的古话!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大智若愚(一般具备这三点智慧)(6)

不知您是否认同智囊的观点!如果说,您读后毫无感觉,一定是智囊不够深度!但却为我点赞,智囊会由衷敬佩的风度!作品不佳是智囊缺乏开悟!看完转发,智囊拜谢您的包容大度!欢迎您的留言,智囊就此顿首再拜诸位明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