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在《世纪工程之东水西调——东水西调工程最优路径如何规划?》文章中跟大家探讨了“东水西调”工程沿江抽水段、河流串联段、荒漠戈壁段的路径设计,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把长江水向西北调成本太高,成本在1元/m³以上,农业根本用不起。这点,我不赞同。我认为,即使从长江入海口修建“东水西调”工程向西北调水,农业依然可以用得起。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未来若建成东水西调)(1)

其实,很多人说农业用不起这么高的水价,主要是和现有西北省区农业用水价格进行比较而形成的观点。确实,西北省区农业用水价格实际上很低,比如新疆昌吉州农业用水价格在0.1元/m³左右,甘肃武威市农业用水价格在0.1元/m³以下。按照西北省区现行农业用水价格计算,高于1元/m³的水费价格确实是用不起。

但是这一想法忽略了一个现实情况,就是现有的用水价格是在农民承包耕地和国有集体耕地上的价格,这些耕地的种植成本不仅仅包括水费,最大头的还有耕地承包费。以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一个农业种植合作社为例,承包1000亩的耕地,每年要花费土地承包费约100万元(亩均承包费约1000元),按高效节水农业亩均300m³的年灌溉定额,0.1元/m³的水价计算,一年要缴纳水费约3万元,耕地承包费用远高于缴纳的水费,亩均耕地承包费与水费总成本约1030元。而如果“东水西调”工程输入的水只是用于荒漠开荒土地呢?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未来若建成东水西调)(2)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国家鼓励绿化荒漠,对承包沙漠化土地的,土地承包费可以减免,土地使用权70年不变,可以继承和转让。

把“东水西调”工程输送的高价水用于沙漠化土地种植,土地的承包使用费用基本为零,按高效节水亩均灌溉定额300m³计算,即使“东水西调”工程输送的水价格达到2元/立方米,一个农业种植合作社或现代农业企业承包沙漠化土地进行农业耕种,因为耕地承包费为零,亩均耕地承包费和水费的总成本也不过600元,远低于其承包农民耕地或农村集体耕地的成本。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未来若建成东水西调)(3)

事实上,即使“东水西调”工程取水点为长江入海口,终点只到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抽水扬程达1200米,抽调水成本也在1.5元/m³以下。假设成立“东水西调”公司,公司按照2元/m³的价格出售抽调水,抽调一立方米水可以实现盈利约0.5元,承包沙漠化土地发展绿洲节水农业的现代农业公司,每年不用缴纳耕地承包费,每亩地只需缴纳水费约600元,综合用地用水成本远低于农区,同时,开发大面积的沙漠化土地,能够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可以避免承包农村土地遇到的土地碎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未来若建成东水西调)(4)

“东水西调”工程调水能力按300亿立方米计算,将实现以下四方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首先,长江每年有近万亿立方米淡水资源流入大海,这部分淡水资源是极其宝贵的。通过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可以逐步把长江每年流入大海的数千亿立方米水量的一部分引入西北干旱省区用于发展绿洲节水农业,进一步利用本应流入大海的淡水资源,提高对淡水资源的利用能力。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未来若建成东水西调)(5)

其次,将300亿立方米长江水调入腾格里沙漠发展绿洲节水农业,按照高效节水农业亩均300立方米灌溉定额的标准,可以发展规模化种植1亿亩左右,将使我国耕地总面积增加1亿亩,大幅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再者,在西北省区发展绿洲节水农业1亿亩,农业灌溉和农作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又能够进一步影响西北省区部分区域的气候,增加空气含水量和云层密度,提高降雨量,促进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加快恢复。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未来若建成东水西调)(6)

第四,能够季节性增加国土绿化面积1亿亩,产生巨大的生态效应。“东水西调”公司在销售抽调水量的同时,可以统一组织将这部分新增的绿化面积用于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进一步增加工程运行效益、降低工程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即使从长江入海口调水,调水扬程1200米,调水售价2元/立方米,在沙漠化土地发展的绿洲节水农业依然用得起,毕竟,亩均用地用水成本在600元以下。并且,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这样免耕地承包费含全年水费、每亩承包成本只有600元的耕地,你愿意承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