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升起,它立刻有了力量,当你落下,它就死亡。”——这句话出自《亡灵书》。《亡灵书》是古代埃及的诗文集,传说中它具有神秘的力量,采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而这种文字曾经失传上千年,直到罗塞塔石碑被发现,才有了破解它的契机。
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内收藏着无数记录着人类文明的珍宝,能够在不列颠博物馆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代表。其中有一块残缺不全的石碑,貌不惊人,但却是不列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罗塞塔石碑。在它被发现后的二十年里,上面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曾令西方各国学者束手无策,最后却被“汉语”揭开谜团。
▲罗塞塔石碑
011799年7月,拿破仑挥军直取埃及,一个法军上尉在尼罗河三角洲上一个叫做罗塞塔的港口附近,指挥着要塞地基挖掘工程。在这项工程的进行中,工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颗黑色的大石头,看起来像一块平整的石碑。法军上尉将这个发现报告给了自己的指挥官。当时拿破仑在开罗设立了一个埃及研究所,里面都是专门研究埃及古文明的科学家们。指挥官下令将这块石碑送到了那里,让科学家们研究分析。因为这块石碑出土于罗塞塔郊外,所以此后人们便称它为罗塞塔石碑。
1801年,英军击败了拿破仑后,法军也撤离了埃及。根据双方的协议,法国应该将这些古物转交给英国。但是法国的自然学家依然不想放弃这块石碑,试图将他偷偷带走,但是最终还是被英军给抓住了。从此罗塞塔石碑便成了英国的拥有品,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
▲大英博物馆入口
02那么这块石碑上到底写了什么呢?罗塞塔石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以古埃及文字、通俗埃及文字和古希腊文字写成。这也就是为什么学者们对这块石碑如此看重的原因。古希腊象形文字失传了上千年,不管考古工作者与历史学家如何研究,都无法破解这种神秘的文字。在这块石碑上,却出现了与之对应的古希腊文,而在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古希腊文的大多数意思。有了这块石碑上古希腊文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对照,科学家们便看到了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希望。
1802年,英国学者斯蒂芬·韦斯顿成功将石碑上的古希腊文字全部翻译成了英文,基本上揭示了这块石碑上所刻的主要内容。它是公元前198年时,古埃及的一位祭司为当时年仅13岁的法老托勒密五世,向所有埃及民众颁布的颂词。
▲古埃及女祭司游戏截图
此后,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便开始了试图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工作。第一个取得进展的是法国学者德·萨西,德·萨西熟知阿拉伯文,他研究石碑的切入点是从专有名词开始辨认,他成功的辨认出了代表“托勒密”和“亚历山大”名字的词组。此后他的研究便再无进展。于是,德·萨西的徒弟,一位瑞典外交官阿克布拉德,继续了自己老师的研究。在德·萨西的研究成果上,他辨认出了一些名词和代词。但是德·萨西和阿克布拉德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古埃及象形文字是纯字母文字”这一看法上的,而后来的研究证明这是错误的,因此他们的工作也没有得到太大进展。
03到了1822年,在破解古希腊象形文字这条艰苦的路上,终于等到了一位关键人物——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商博良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也是埃及学的开创者。《老子》有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商博良的成就亦非一蹴而就,在他7岁的时候,便对埃及文化十分着迷,作为一个语言学家,他精通拉丁文,古希腊文以及汉字。于是看到罗塞塔石碑后,商博良这位语言专家突发奇想:不如用汉字试试?
▲商博良画像
汉字是现在全世界唯一在使用的同时表音以及表意的文字。汉字的这种特质为商博良解开古埃及文字提供了一些思路,商博良从1822年到1824年,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解开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密:古埃及文字是由三种符号分别表意、表音和限定。
商博良不但将罗塞塔石碑上的文字全部破译,并且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编写出了古埃及文字和古希腊文的对照表,这份对照表,在后来成为了研究古埃及文化的重要工具。商博良的这一成就不但被视为埃及学诞生的标志,他本人也由此获得了埃及学之父的称号。
▲古埃及象形文字
结语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向来是古今中外历史考古中的最佳“证物”。比如我国的夏朝时期I,虽然已成国人的共识,但因为缺乏文物中的文字资料佐证,导致至今为止夏朝的历史依旧不为世界普遍认可。
参考资料:
《亡灵书》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