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次就差一点,好接近啊",司机刘握着一张,和手机上出现的中奖号码反复比对着,每天买一张固定号码的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也是他待在驾驶室里一种消磨时光的好方式。

一阵滴滴声响起,那是摩拜共享单车开锁的声音,也是熊师傅找车归来的信号。司机刘迅速跳下车,来到车后方,戴好脏兮兮的棉织手套,开始把一辆辆共享单车齐整地码到他那辆小型货车的车厢里。

骑共享单车好找对象吗(满大街找共享单车的男人)(1)

司机刘在码放收集回来的摩拜单车

"用车难"背后的无奈

熊师傅和司机刘是摩拜共享单车在武汉的两位运维员,两人搭档找车已经将近一年,熊师傅负责跑到大街小巷把长时间无人骑行、车辆无法正常使用以及被私人占有的共享单车搜集回来,而司机刘则将车辆装在自己的货车里,然后送至统一的维修点,进行维修、翻新、重新投放。而在武汉,像他们这样的摩拜共享单车运维员有几百人,除了找车,他们还要负责投放新车和调度车辆。

摩拜共享单车于2016年底正式入驻武汉,目前在武汉约有35万辆,但在路面上能够看到的却寥寥无几,很多用户都会遭遇无车可骑、一车难求的窘境。而在摩拜单车驻武汉的媒体公关负责人吴先生看来,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仅是用户所抱怨的监管统筹力度不够,用户的素质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司机刘则表达的更简单明了,"一开始都把用户想得太好了。"

随着单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一些市民开始尝试用毁锁、加私锁、藏匿到家中等方式把单车"占为己有",尽管许多小区及工地都有着"禁止共享单车入内"的规定,但不少居民图个方便,偷偷把车藏好,久而久之,很大一部分共享单车就从道路上销声匿迹。这一状况也倒逼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策略改革,他们不得不去寻找那些被藏匿在小区里无法被有效使用的车辆,而不能再像一开始那样只进行车辆调度。需要收集回来的共享单车一般分三类:用来保障智能锁正常运行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能消耗殆尽,需要进行再充电的单车;链条等出现损坏,需要进行维修的单车;显示至少3天无人骑行,需要收集并投放到用车需求较大的区域的单车。

骑共享单车好找对象吗(满大街找共享单车的男人)(2)

路边的摩拜单车

尽管像熊师傅这样的运维员每天的任务就是找回每一辆无法正常使用的共享单车,同时他们也配备有专门的手机软件辅助确定需要收集的单车的位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依然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回收率。"有时候你花了很长时间到了软件显示的那个位置,却发现车子要么被放在居民家里面,要么和其他东西锁在一起",遇到这种情况,熊师傅一般选择放弃,因为他每天都必须至少找到45辆摩拜共享单车。这对于每天从上午8点半工作到下午4点半的熊师傅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容易达成的工作量,这也就要求他不能为了找一辆车而耽搁太长的时间

在跟同熊师傅一同找车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辆共享单车被扔在了一个大门紧锁的院子里,熊师傅隔着栏杆望了望单车的状况,"这辆拿不到了",说罢迅速定位下一辆,在这个雨天已经全身湿漉漉的他希望可以早点下班

骑共享单车好找对象吗(满大街找共享单车的男人)(3)

被锁在院子里的单车

熊师傅和司机刘负责的区域大致是整个武昌区的四分之一,尽管每天都基本能够将所负责的区域进行一遍单车查询和搜集,但在第二天总会在这些区域出现新的等待被收集的共享单车。

"很多用户抱怨在路面上找不到单车,事实上有一部分用户偷偷地把车骑回了家",目前负责武昌区摩拜单车统筹的小周之前干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找车工作,在这期间,他也没少和私藏单车的居民打交道。运维员手中的软件可以控制需要被收集的单车发出"滴滴"响声,而每当一些居民的院子里响起这样急促而又尖锐的响声,居民这件"不光彩"的事就暴露了,"一些人听到车响了就索性让我们直接收走,也有一些会出来说个'以后不再这样'的好话。但下次基本还能从他这院子里找到单车"

如今,小周已经大致记得经常把车骑回家的居民住在哪个小区哪栋楼甚至门牌号,但他们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把这些车找回来,让它们惠及到更多用户。

难破的单车管理困局

在摩拜于2016年年底入驻武汉之后,ofo也于2017年1月初正式开放武汉的城市运营,2个月后,哈罗单车也入驻了武汉,之后,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企业纷纷跟风在武汉投放共享单车。一时间,武汉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橙色、黄色、蓝色、白色的共享单车,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较好得得到解决的同时,不文明骑行、道路拥挤、管理无序、投放过量等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尽管在2017年9月份武汉市交委出台规定要求禁止投放新增共享单车,并在去年6月份针对远超出城市非机动车承载能力的120多万辆车出台减量举措,但种种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共享单车管理问题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尽管目前各家公司均有运维员负责进行共享单车的回收、调度、排放等工作,但进行运维的方法和难度却各有差异。摩拜单车驻武汉的媒体公关负责人吴先生表示,小黄车在起初太专注于通过投放车辆抢占市场占有率,而忽视了单车的损耗问题,单车定位方面也很欠缺,导致许多小黄车不知去向,运维的难度也可想而知。而摩拜单车具有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的智能锁,并且实行以人力为主、手机软件为辅的运维模式,有效提升了回收率和运维的工作效率。

骑共享单车好找对象吗(满大街找共享单车的男人)(4)

正在“再生”的ofo小黄车

但在单车管理方面,除了各大单车企业的角逐和博弈,政府部门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单车管理经验的缺乏、过于庞大的单车数量以及问题日益加剧的压迫感使得政府采取了一个被吴先生称作"疏不如堵"的举措——收车,"政府部门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把你的车收了,强行减少单车数量,让公司去想解决办法。"

在做找车工作之前,负责在街道上排车的熊师傅对政府的收车行为深有体会,在他看来,由城管负责的收车举措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一个标准来衡量该在哪个区域收车,该在何种时段收车,该收多少车,该收什么车。收上来的单车都统一堆放在一个地点,单车公司需要缴纳一定费用才能拿回自己的单车,尽管城管较为粗鲁的收车方式和长时间的积压会对单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但单车企业一般都会选择"交钱赎车"。与普通自行车不同,共享单车具有更多的高新技术,造价成本也就更高,损坏了的共享单车依然有很大的回收价值。

除了备受争议的收车行为,政府对各企业的运维成效也不甚满意,认为各企业负责运维各自的单车效率太低,吴先生则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运维人员不在自己手上,他们不太放心"。之后,政府部门提出让第三方机构进行统一运维管理的方案,由摩拜、ofo、哈罗单车三家公司各提供一部分资金,并率先在江岸区球场街道进行尝试,但由于ofo方面不愿意出钱,该方案也就不了了之。

在吴先生看来单车管理困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也并不是政府部门和企业通过沟通就能解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单车企业、政府和用户三方坐在一起处理这个事情"。当用户能够好好用车、好好停车,企业不进行恶性竞争、专注质量而不是投放数量、做好运维工作,政府提供一些公共设施、在地铁口等地方建立一个专门的停车区、安排一些志愿者引导用车秩序,单车管理便逐渐会有较大改善。

"这些话好说不好听,也不好做啊,就是政府",欲言又止的吴先生满脸苦笑,他不知道这个困局何时能破,可能根本没有人知道。

模糊的前路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高潮过后,2018年以来的共享单车市场持续遇冷,投资大幅度减少,政策管制也愈加严格,不少单车企业破产、倒闭或被收购,原本是单车行业佼佼者的ofo小黄车更是遭遇"退押难"风波,不少人都在讨论曾经被视为新时期四大发明之一的的共享单车究竟会走向何方。

几乎和共享单车市场的消长轨迹相一致,用户起初对共享单车高涨的使用热情也在逐渐消退。记者通过对部分共享单车用户采访发现,大部分用户对于共享单车的态度已经进入到矛盾的状态。居住在武汉大学校内的黄同学由于偏僻的宿舍位置和其它交通方式的匮乏,对共享单车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但越来越差的单车质量和越来越大的找车难度降低了共享单车在她心中的地位。而国企员工邓小姐则更明确地表示,五花八门的单车软件和押金政策以及日益增多的坏车极大降低了用户体验,"还不如自己买一辆合适跟划算"。但尽管目前共享单车遭遇了危机和困境,不少用户都表示希望共享单车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和出路,毕竟共享单车在为居民提供交通便利方面仍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骑共享单车好找对象吗(满大街找共享单车的男人)(5)

武汉部分高校禁止共享单车入校园

共享单车最初能够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不少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需求,但起初以量取胜的竞争策略再加上对运维管理的忽视让整个共享单车市场快速饱和、过饱和,直至崩溃、衰落。

而目前尚存的单车企业都逐渐采取了精细化运营的发展策略,注重管理和维护和技术研发,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摩拜单车则把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摩拜单车目前共有250余项授权专利技术,涵盖了车架、智能锁、传动系统、管理与控制系统等多领域,摩拜已然成为共享单车行业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

但具有多项高新技术和专利也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与之相对的是盈利模式的持续缺失,尽管摩拜在去年4月份以27亿美元的价格被美团全资收购,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高枕无忧无需考虑是否盈利。而去年年末原CEO胡玮炜的离任以及今年年初宣布从"摩拜单车"更名为"美团单车",也给这个目前的单车行业领军者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小黄算是不行了,下面就看摩拜和小白(哈罗单车)的了,摩拜就是成本比较高,也不太好过",司机刘嚼着口香糖,颇有戏谑意味地说道。在他看来,也许只有一家单车企业实现垄断才能让共享单车行业"活"过来。

但这并不值得他来操心,自己的生计才是真正让他犯愁的事,"不好干了啊"已经成了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司机刘目前每天只有285块钱的工资,并且这辆小型货车的所有费用也都得他自己出。事实上,所有负责运送摩拜共享单车的货车都是司机驾驶员自己的,摩拜方面只向司机发放工资。

其实在共享单车刚进入武汉的那段时间,由于经验的缺乏,单车运维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运维员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司机刘就曾经尝试过在夜间一个人既负责开车也负责找车,每找到一辆车可以获得10元的薪水,而他每晚大概能找到七八十辆共享单车。但现在随着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时间被进一步限制,而且必须两个人搭档,使得司机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随意了,每天的工资也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骑共享单车好找对象吗(满大街找共享单车的男人)(6)

推着两辆单车的熊师傅

一天285块的工资并不能让司机刘足够称心,已经开了十多年车的他打算着运输点其他东西,换条维持生计的路。而熊师傅则对每天这样忙碌而辛苦的工作感到满足,"对这个职业有感情了,这样挺好",紧接着他又推着两辆刚从居民楼里找到的共享单车,一路快跑着,消失在蜿蜒曲折的巷子里。

作者:闫猛 武汉大学 钟焯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