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听纯音乐不看歌词,离人声远,静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前奏一响就是满满的回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前奏一响就是满满的回忆(就是闪亮的日子)

前奏一响就是满满的回忆

夏天。

听纯音乐。不看歌词,离人声远,静心。

这几天机缘巧合,听了日本演奏家的尺八。(8站有纪录片《一声一世》值得看)

尺八。形制似乎南箫。六孔,十二平均律。唐朝时期传入的日本。今在日本,仍有工匠在代代传承,从制作,到演奏。国内现在好像也有人玩洞箫或者南箫,只是玩家很少。有时觉着玩小众乐器的各个都是音乐家,至少听觉审美是独立的,不媚俗不附庸也不争什么。

可以交流音乐的机缘,或者朋友越来越少了。想起当年玩直播时,每天晚上在yy频道弹琴的日子。

很久以前,我们在yy的即兴演奏频道里也有吹管,我们都叫哨儿哥的哥们是频道的活跃主力,开始笛子,后来改了电子管。每天准时上线,真麦霸。没有他不跟的曲风。经常有小伙伴私信我让我把他麦序后移,都有点怕他。笛音啊,高高远远飘飘渺渺的永远耳顶绕旋,越夜越狂。

有几位口琴哥们,都是吹blues的,只等我上线。频道的吉他手里只有我执着于blues。和口琴一起演奏的感觉:全频率被压制。多少次我想刻意强调某个频率让声音冲出去,都被迎面击回,防不胜防。段落感和演奏时的激情抑制,就是这些口琴陪练帮我调教的。你吹时,我等,绝不刚。

也有几位真正的吉他大手儿,玩fusion,jazz的,确实很牛。那时和他们学了太多太多了。假如当初国内吉他舞台或者江湖上,有他们肯,或者愿意去争一争,那么,那么很多所谓一线战士得识趣的让位鞠躬了。当然评委,也得真懂。

后来人越来越多,来了一些键盘(midi),键盘侠第一次来就虐了我。我伤很久。然后那个云南姑娘,算职业粉吧,依旧鼓掌,送鲜花,送出大方,送出不寻常的涵养。还有个每天跑上来唱歌的上海女孩,把戴佩妮的歌整本整本的唱,还教我腹式呼吸。后来,在她婚前,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和她大吵了一架,然后互删了,再没了联系。

今天想这些朋友,很多id都记不清了。

可能大家仍然和当初一样吧,大部分时候都隐在生活的琐碎。在银行柜台捧着笑脸,在出租车驾驶位上面无表情,在人海街头穿梭,在酒吧里职业的清醒。时间又是无情和公平的。它给我们一样的外貌,一样的面目不清。我们都一样在生活里被混淆,也甘愿在日常里平庸。

只是有时,有音乐响起时:

那时,我们可以让时间停;

让它休止,它就不敢去线性;

然后我们拨弄了音符,

弹放的每一颗,都闪着光,

都是夏天的风,春雨的晴。

是孩子的童言无忌,百毒不侵。

是赤子与世不争的心,

未泯的灵。

想起了李宗盛给北京交广某一档音乐栏目写的引子:“那些人是不能小看的啊,如果你给他一把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