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析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 第一节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第四课 分析词语的基本意思、引申义和比喻义

语文一体化阅读工作站三年计划(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1)

网络图片

多义词一般可分为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其中一个意义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即基本义,有的意义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即引申义,有的意义是比喻形成的即比喻义。

例如《追求》一文,文中有这一段描述:“石赢眼里闪着泪花,对乡亲们说:‘今后,我再也不玩麻将了,铁了心跟着咱们村的党支部,坚决致富奔小康!’”“铁”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金属铁;其引申义为武器,如“手无寸铁”;在上面这段描述中,“铁”又比喻坚定不可改变,即“坚定不移地跟着咱们村的党支部……”

请看范文

盼 望 红 披 带

①盼望着,盼望着,哇!那不是红披带吗?

②红披带象征着荣誉,披在身上谁不感到美?

③红披带无比鲜艳,披在谁的身上谁的心里就是红的。

④好多人都披过红披带。披着红披带,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笑。我却没披过,只能呆呆地看。红披带红得像火,像太阳,像石榴花,披带上的褶(zhě)闪着细细碎碎的光,更加耀眼夺目。

⑤后来,我上了中学,我所在的这所中学年年都评选十佳少年,当选十佳少年的同学都披红披带。(不知怎么的,第一次见到十佳少年上台披红披带,我就觉得其中有一条应该披在我的身上;同学们为十佳少年鼓掌,我的双手就是合不到一块儿去。)

⑥我知道我长大了,已经不是单纯幼稚的顽童了。

⑦我知道红披带是充满活力的。我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我坚信,只要努力,下一次红披带就一定会披在我身上。

⑧评选十佳少年的方法十分简单,老师和同学共同为入围的候选人打分,平均分越高者越有条件入选十佳。

⑨又一次评选开始了。巧得很,我和三年五班的班长齐芸平均分数相同,又共同并列第十名。妈呀!这不是有她无我,有我无她吗?我俩谁将被淘汰出局?我们面面相觑(qù),眼睛都红了。

⑩突然,我异想天开起来,如果前九名十佳中有一名同学意外地来个“高台跳水”,十佳少年我可就板上钉钉了。可是,他们九位稳坐钓鱼台,分数依旧。

11.只能看齐芸高风亮节了,可她根本没那个意思。

12.天助何人?助我?助齐芸?可是,幸运之神没看中我,却把灿烂送给了齐芸,她披上了最后一条红披带时,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

13.往天放学回到家里,我总是把心爱的书包端端正正地挂在我的房间里。可是今天,我却把它往旁边一扔,便趴在床上大哭了起来。

14.我连伤心带愤恨。我恨谁?不知道,反正我恨很多很多,甚至包括幸运之神,但我最恨的当属齐芸。

15.我是倔强的女孩儿,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终于,又一次评选十佳少年,我当选了十佳少年。红披带披在我的身上,它红得像火,像太阳、像石榴花,披带上的褶闪着细细碎碎的光,更加耀眼夺目。我美、我浪、我忘乎所以,我高兴得几乎要跳楼。

16.突然,我看到了齐芸。她这次没有当选上十佳少年,我看见她好像在哭。我该同情她,可怜她吗?我同情过谁?我又可怜过谁?

17.红披带为我编织了一个完整而又美丽的梦。可是,后来我哭了,我含着眼泪把那条我曾披过的红披带珍藏起来。我不是珍藏我的荣誉,而是珍藏着我的肮脏。红披带告诉了我,我似乎正在走着一条危险的路,一个青春少女不该走的路——在荣誉面前我干嘛那么自私而又无情?

18.不是吗?朋友。

[本课解题Α]第④自然段横线上的“挂”字和第13自然段横线上的“挂”字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相同。后一个“挂”字是本义,意即“悬挂”;前一个“挂”字是引申义,生动地写出了披红披带人的喜悦表情。

[精辟讲解]后一个“挂”字指的是挂书包,这个“挂”的本义就是“悬挂”;而前一个“挂”字没有“悬挂”的基本义,只是从“挂”字引申为“带着笑”、“露着笑”等,都是指脸上有笑容。

[本课解题Β]第⑩自然段中的“高台跳水”中的“跳水”应取本义还是引申义或比喻义?答:应取比喻义。结合语境应解释为:降平均分。

[精辟讲解]跳水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跃入水中,在这里根本不能取本义。也不能取引申义,因为这里的“跳水”没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跳水的一点儿意义,只能取比喻义,结合语境应解释为“降平均分”。

本课思考题

1.第③自然段的两个“红”字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答: 。

引点:结合语境分析多义词。

2.第④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对红披带都作了同样的描述,但作用不一样,分别谈谈。

第④自然段对红披带描述的作用是: 。

第7自然段对红披带描述的作用是: 。

引点:结合语境,注意衬托的表现手法。

3.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括号里的话的理解。

答: 。

引点:结合上、下文回答。

4.文章开头的作用是什么 。

引点:不要错答突出中心,统领全文,因为本文描述的主要内容不是红披带。

5.第⑨自然段中横线上的“我俩”指代的是 ;“我们”指代的是什么 。

引点:依上文,揣摩词语的指代意义。

6.理解第17自然段中“我似乎正在走着一条危险的路”的深层含义。

答: 。

引点:别脱离文章内容,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综合回答。

7.“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

引点:结合全文内容作全面评价。

8.第①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作用是 。

引点;连续用了两个“盼望着”。

参 考 答 案

第四课

1. 不相同。第一个“红”字指颜色,第二个“红”字是指心里“美”或心中的喜悦。 2. 烘托了“我”喜爱红披带的心情。烘托了“我”忘乎所以的心理状态。 3. 我“长大了”,思想变得复杂了,知道妒忌人、知道争强好胜了。 4. 设置悬挂、吸引读者。 5. 我和齐芸 我和齐芸 6. 忌妒、虚荣心极强又有些仇恨人,不同情人、不可怜人,将会变得自私无情,这是青春少女不该走的路。 7. 好忌妒人,争强好胜,虚荣心强,自私、不同情不可怜他人,但后来能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人。 8. 反复 表达了作者对红披带的喜爱和盼望之情。

语文一体化阅读工作站三年计划(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2)

指导老师张士连

作者简介:张士连,74岁,曾经是一名军人,七十年代初复员转业到油田,原吉林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特车队政工干事。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士联作文公益教育促进会会长,2000年从企业内部退养后,致力于辅导中小学生语文(作文与阅读)。期间,整理、总结、创新了“作文八种结构法”,获得了国家专利。继《士联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上、下卷)《话题作文与阅读》(上、中、下卷)《阳光童话林》《作文早入门》之后出版的第六部著作。目前新出版的中小学阅读读本共20多万字,分为“情真意切散文篇”、“写人叙事记叙文篇”、“引人入胜童话篇”、“观点鲜明议论文篇” 四个部分。关于本书的定位,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既是文学读物,又是作文导航。在指导读者读写要点与读后答题的同时,教你读与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