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皓

写稿于2019.12.31


早上忽闻林勉君老师于今日悄然离世。


我听到这条消息后第一个反应的是惊愕。不是才好好的吗,怎么忽然就走了呢?去年八月份在烟台开会时,她还神采奕奕,而且后来她来上海为爱聋手语中心的聋人就业谈工作的事,也专门找到了我们。大家一起在虹桥附近小咖啡馆聊了一下午。她还是那么笑眯眯着,慢声细语着。虽然她很瘦,但是她瘦弱的身体里面,却藏着一个坚韧、镇定、超拔的灵魂。她的微信名叫“梦想开花”,我想她的愿望就是努力地去耕耘、播种让自己梦想开花吧。后来,因聋人到上海一个公司工作,需要找全职手语翻译的事,我们在微信上联系过几次。另外,还有帮审定爱聋手语研讨会英文稿的事,她也私下找到过我,每次都客气之致,谦恭之致,让人难以拒绝。

而我的第二反应是心下若有所失、有所憾。虽然去年八月份在烟台开会的时候,她在会场上告诉大家她患癌症以来,已经做了第三次手术。当时会场一片寂然。然后,她又乐观地谈聋人事业,谈自己的梦想:帮助所有中国聋人,特别是孩子。让他们能受到好的教育、有尊严地工作、幸福的生活。她想要一所中国人自己的聋人大学。谈到动情处,眼中闪烁着灼人的泪光。


林勉君老师逝世年龄(忆林勉君老师)(1)

2017年4月于烟台,与林老师(右三)及爱聋工作人员的合影

因为平时工作不在一个城市,我和林老师交道也仅寥寥数次,而人之间的交往,第一次总是最深刻的。那是2017年4月份,我去烟台鲁东大学开会,然后就联系了她,想拜访他们的聋人手语研究中心。毕竟这个神奇的民间中心,居然连续办了好几次全国性的手语研讨会,并且开办西部聋人孩子支教夏令营活动,还编了好几本手语教材及辅导书!在我周围的聋人朋友中知名度非常高。烟台的4月很美,暖和的天气,很大个的樱桃。我打车从鲁东大学到了他们办公室,是在一个民居里面,但里面布置像一个家一样的办公场所:墙上挂着各种照片,包括她在加劳德留学的毕业合照、中心各种活动留念。林老师笑眯眯地走出来迎接我。事后得知她那时身体好像刚做手术,相当的虚弱。我们一边聊起互相认识的聋人朋友,她跟我谈办手语研究研讨会,并给我看以前出的集子,恳切希望我以后也能参加。然后,给我一一介绍在她周围的聋人工作者,末了我们一起合照。她安排聋人去参观了他们的聋人工坊:和当地医学院一起合作,办的艺术造型香皂。他们还开了一个手语西餐厅,并让聋人员工到国外专业学习西餐制作。可惜那天刚好餐厅放假没开,也未能去成。然后我让林老师帮联系启喑聋校,我又跑到那去实地看了当年中国首创的聋校目前现状,感慨良久。

林老师告诉我,她祖籍山东栖霞,长于韩国,中学在台湾,后机缘巧合,随后在台湾聋校做老师。而她父亲临终有遗愿,希望她能回到祖国自己家乡做些事。于是她就孤身一人,来到家乡附近的烟台,开始做聋教育的事情。而十余年过去,她做了各种尝试:为提高聋人的教育,办聋人教育培训、开暑期夏令营;为扩大聋人手语的认知和影响,让社会更加了解手语,在大学及社会上开手语班,组织人力编写教材。为帮助社会聋人找到工作而自立,开作坊、开餐馆,与跨国企业联系,推介聋人人才。而作为民营的机构,为解决经费问题,国内外四处奔波“化缘”。我想她到哪,与人接洽,都会是像一阵清风,慢声细语,恳切而坚定吧?

有的惊:因为俗事缠身的我们,容易“想当然”,想当然地以为林老师会陪我们这些同行很久;有所失:因为我们知道,此后世间,在聋人社群事业中,再没有一位瘦小的身影在忙前忙后、在坚韧而默默支持,然后笑眯眯地站在合影中了。而现在,我似有所悟,于是心下一片宁静,因为:


“林老师像清风一阵,来到这世间又走了。而留在我心中就是那笑眯眯的眼神:沉静而安详。让我相信人身上有些东西是超越生死的。找到梦想,然后投注全部生命让梦想开花的人是有福的,所以,我相信她是有福的。”


林勉君老师逝世年龄(忆林勉君老师)(2)

2018年8月,在烟台“第二届爱聋手语及聋教育研讨会”上。随梦猫老师、杨老师、高老师、我与林老师合影


林勉君老师逝世年龄(忆林勉君老师)(3)

2018年4月摄于烟台启喑聋盲学校


林勉君老师逝世年龄(忆林勉君老师)(4)



头条号:随梦文化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