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1)

本文头图:电影《蝙蝠侠》中希斯莱杰扮演的复仇小丑,小丑成为西方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

若你喜欢有情趣的艺术干货,

art张小玉便是你的菜,欢迎订阅

新书《名画中的彩蛋》9月上市。

在东西方历史上,“小丑”形象都是一种格外特别的存在。他是那种形象并不算高大和正面的人物存在,更多时候他的身份低微到了泥土里。然而,他又不是那种不起眼的存在,他的反差甚至是诡异和神秘,成为了西方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小丑在西方艺术和文化中的出现。

0/5

番外:中国的小丑——戏曲中的“丑”角。

中国戏曲中的“丑”角一直是戏曲中的重要行当,其从两千多年前春秋楚国时代的宫廷杂剧艺术演变而来,发展至现在成为了戏曲中的“小花脸”和“三花脸”。在戏曲中,丑角常常是用来赞美那些风趣幽默、朴实敦厚而又心地善良的平民百姓和官吏们的,同时用一种讽刺和嘲笑、鞭挞的口吻来表现那些昏君奸臣和贪官污吏,表达群众心声。以一种“丑中见美”、“怪中显俏”的独特魅力,成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京剧《群英会》中的文丑脸。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2)

《丑角》油画作品,展现了似蛇无尾、似鼠无珠的丑角形象。

1/5

西方小丑形象的起源和职业化。

在公元前19世纪的中国,就出现了小丑表演的记载。而在西方,小丑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前。在当时的古埃及第五王朝的历史记载中,便有小丑为当时的法老进行演出的记录;在古罗马的时期,也有“小丑”一词的出现,指的是愚笨之人;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宫廷,小丑多出现在宫廷,穿着彩色上衣和滑稽裤子,还带着帽子上带响的铃铛,表情和语言常把人逗得捧腹大笑,成为了宫廷之人嘲讽当权者、针砭时弊的一种形象代表;小丑的记载在美国土著人那里也有出现,习俗记载着类似小丑的角色会在严肃舞蹈的过程中加入插科打诨的滑稽动作来调节气氛。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3)

中世纪绘画中记载的宫廷小丑形象,显示出怪异而略带恐怖的风格。

在历史上,甚至还有被小丑逗笑而死的当权者——15世纪的阿拉贡国王马丁胡安一世,在自己最爱的小丑表演节目时因太过搞笑而猝死。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4)

历史上因被小丑逗笑而死的国王。

而小丑真正的职业化,是源自英国的宫廷小丑制度。沉闷压抑又带有森严等级制度的宫廷,需要有能够打破沉闷幽闭的丑角出现,他们滑稽惹人发笑同时又带有一种让人沉思的智慧。在宫廷中他们既是搞笑者同时又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在嘲讽和搞笑的过程中却又需要平衡,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因此这也让小丑形象在幽默滑稽之外多了些巧舌如簧生死无常的虚无感。给人带来欢乐之人,背后却隐藏着暗黑的死亡阴影。

2/5

小丑“红人”。

在英国,甚至还有专门负责小丑招聘的机构,这也成为了英国的一项遗产。他们招聘小丑的要求是“有幽默感,有表演天赋,能在周末工作。”不过最后一位英国宫廷小丑生活在1649年查理一世时期。17世纪英国内战之后,克伦威尔废除了宫廷小丑制度。

因此,一些格外受人欢迎的小丑也就成为了宫廷的红人,比如亨利八世殿前的威尔·萨默斯以及伊丽莎白身旁的塔尔顿,他们深受英国宫廷的欢迎,甚至还被成为了“文艺官员”。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5)

亨利八世和小丑威尔萨默斯。

在英国摄政时代的哑剧表演中,诞生了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现代小丑之父”格里马尔蒂,因为他的缘故,小丑也被人们称为了“乔伊”。而作为名噪一时的小丑,几乎在英国伦敦,每十个人里面就有看过他哑剧的。相比于之前装扮比较简单的小丑形象,格里马尔蒂不仅在妆容上格外有特点,刷着大白脸、点着圆圆的红脸蛋,梳着个性的莫西干头,同时穿着五颜六色的奇装异服,还表演着夸张的特技惹人发笑和惊叹。可舞台之外的他却是悲剧的——性情暴虐,长期的高难度特技让他身体残疾,自己的酒鬼儿子也英年早逝。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6)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7)

格里马尔蒂和小丑“乔伊”(马戏团小丑)。

另一位小丑界的红人,是继格里马尔蒂之后的让·嘉斯帕·杜布拉,如果说前者是英国小丑界的红人,那后者就是法国小丑界的翘楚。法国人被他表演的小丑形象逗到捧腹大笑,不过他却是个问题人物,1836年,走在大街上的杜布拉,用自己的拐棍敲死了一个辱骂他的男孩(他最终被判无谋杀罪)。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8)

近代默剧艺术之父让·嘉斯帕·杜布拉。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9)

让·嘉斯帕·杜布拉扮演的小丑形象。

随着哑剧艺术的衰落,小丑的红人也从英国开始向美国转移

19世纪晚期的美国,盛宴式的马戏团表演盛行并风靡美国。艾美特·凯利成为了美国流浪汉式小丑中最响亮的名字,这个时代的小丑和过去的滑稽搞笑不尽相同,反而呈现一种悲伤和疲惫的形象,他从来不笑,但是人们却觉得他可笑,更加凸显了那种失落和悲剧性的人格特征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10)

艾美特·凯利是美国“流浪汉”小丑的红人。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11)

艾美特·凯利扮演的流浪汉hobo形象。

之后美国在电视娱乐时代之后,进入了小丑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孩子们格外喜欢的一个小丑红人叫做BOZO,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在一档非常受欢迎的儿童节目中,而后又称为了麦当劳的形象大使。在这个时期,小丑成为了孩子们的专属娱乐。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12)

图中左二为小丑BOZO。

之后的小丑,呈现出更多的罪恶和与搞笑形象不符的反差暗黑特质,这也让我们深思,究竟小丑浓妆艳抹的妆容面具下面,隐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13)

毕加索《小丑与裸女》

西方艺术家极简史(一口气读懂西方艺术史上的)(14)

华托《丑角吉尔》

而在西方艺术史上,艺术家们也描绘了众多景点的小丑形象。我们下期一起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