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视剧的情节,从来没有多余的。

越是莫名其妙的安排,越是神奇的存在。

电视剧《琅琊榜》中,林殊死里逃生,在霓凰郡主,蒙挚等的支持下,扶助靖王上位,洗清了赤焰军的冤屈。然而赤焰军真的冤枉吗?如果说在案情中赤焰军是被冤枉的,那么在政治上林家的覆灭却是自己把自己推入了火海。

琅琊榜林殊和霓凰郡主(琅琊榜剧情解析1)(1)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十三年前梁帝面对的朝政局面:

1、梁帝与太子之间,太子日益强势,竟要梁帝裁撤直属御前的悬镜司,无异于让梁帝斩断自己的利剑,太子也许一心为民请愿,然而在政治上的幼稚,逼迫梁帝为他和他的外戚势力准备了一杯毒酒。

2、后宫中,辰妃性格泼辣,在后宫几乎是影子皇后,其子是太子祁王,其兄是北境王林燮,其爱慕者是当朝宰相言阙;其妹静嫔,育有一子靖王。外戚实力如此强大,难免威胁朝政局面。

3、朝政上,宰相言阙是辰妃的当年爱慕者,一众大臣言必称太子而无视皇帝,祁王声望几乎压过皇帝,政治上的不平衡并不利于国家的安定。

4、北境军权在林燮手中,其麾下的赤焰军是大梁的超级精锐。

5、南境军权在穆王府手中,穆王府麾下10万精锐,确保南境数十年的安定。

6、东海军权在靖王手中,与林殊从小形同亲兄弟,从小习武,在东海练兵。

7、皇城军权在蒙挚手中,5万禁军的统领蒙挚也曾在赤焰军历练过。

8、在皇室中,太皇太后,宠爱晋阳公主和其子林殊,宠爱辰妃和太子祁王,以致于岁数大了以后然还记得林殊与霓凰的婚事。

9、在皇室中,晋阳公主,是赤焰军林燮的爱妻,是皇帝的亲妹妹。

10、在民间,民家大儒,是林殊的恩师,当年的追风少年在皇城中更是风头正劲。

既然君恩,已无可赏赐。

太子党的实力,已经庞大到皇帝无法钳制的局面,而太子的根基在外戚林帅的赤焰军。

林帅不仅不收敛,反而结交南境的军事理论量,林殊哥哥与霓凰郡主的订婚,在政治上,这几乎是谋反的征兆,南北两大军事力量订婚,如此无视皇权的平衡需求,也为后来的剧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林燮当年把梁王送上皇帝宝座,而如今局面几乎是当年的翻版,那么对于今天的梁帝来讲,在政治上绝对不允许历史再次重演,而林燮的威望造成他功高盖主,只能消失。

后来的历史也再次证明了梁帝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靖王先后击败太子和誉王之后,朝局基本控制在靖王手中,梁帝也被迫洗清了当年林家的冤案,同时也让出了皇帝的位置。

十三年前,梁帝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决不允许外戚染指自己的权力,后来的梁帝并非不知道靖王独大的危害,只是一来自己年龄太大,逐渐失去政治兴趣,另一方面靖王九安山救驾归来,毫无反叛之心,也让一位父亲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戒心,相信靖王的忠心和孝心,即便明知靖王对于赤焰军的逆案与自己并不一致。

以前看这段政治屠杀的剧情时,总觉得皇帝太过残忍,功臣无罪为何要如此狠毒,也许有相对温和的手段?但政治就是这么残酷。

如今再看,十三年前的逆案也许案情上完全是冤案,但结果是皇帝想要的,皇帝可能也别无选择。

对于梁帝来讲,朝局的平衡是第一位的,如果林家继续破坏政治平衡,那么林家的灭门,也是必然的结果。

编剧用人情伦理,去分析政治斗争,正好形成了剧情上的巨大冲突,符合老百姓对于爱恨情仇的理解,于是有了《琅琊榜》的热播。

现实生活也如此:职场上的平衡,是办公室稳定的需求;如果职场的平衡消失,则必然会发生人事的冲突。

各位读者,如果认同本文的观点,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