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1)

江苏兴化,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圈,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兴化旅游资源丰富,被评为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力十强市。其中千垛菜花美名更是享誉海内外,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水上花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10月13日-16日,《环球时报》社邀请海外驻华媒体记者走进兴化,切身感受兴化秀美壮观的水乡花海,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共同见证以兴化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焕发的勃勃生机。图为“‘水润兴化 如诗如画’2019外国媒体记者团”走进兴化市的大街小巷。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2)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图为位于兴化市的郑板桥故居。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3)

图为位于外国记者团成员参观郑板桥故居。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4)

图为“‘水润兴化 如诗如画’2019外国媒体记者团”在郑板桥故居前合影留念。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5)

兴化县署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北宋天圣年间范仲淹任职兴化,筑海堤、建学馆、兴城市,实践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平生抱负。2009年兴化市对宋县署进行移址重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建了正门、谯楼、仪门、大堂、两庑及当年范仲淹所建梅岭、梅亭。在两庑设立了范仲淹纪念馆。图为外媒记者团参观兴化县署。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6)

家舒巷古民居群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家舒巷中。原为明代御史舒楚后代所建府第,为区别城南舒家大巷而命名家舒巷。清代以来或售或修而成民居。家舒巷古民居群多为明、清建筑,连片成群,青砖黛瓦马头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图为兴化市家舒巷。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7)

图为“‘水润兴化 如诗如画’2019外国媒体记者团”在状元坊前合影留念。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8)

图为外媒记者团参观赵海仙洋楼。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9)

上池斋药店,是百年老字号中药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泰州兴化市昭阳镇东城外大街十号。清康熙年间迁居兴化的扬州人方石川在此购得前后三进、两厢一楼明代建筑,开设前店后作的药号,取《史记扁鹊传》中

记忆中的老城兴化(串深巷近距离感受兴化人文历史)(10)

图为四牌楼。 (环球网 记者 邓云/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