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官职序列中,有一顶帽子非常特别,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级别很高,和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一样,都是正三品。这个官定额四人,为的是向汉高祖刘邦的太子刘盈的“商山四皓”致敬。特别规定,宴席时可坐上席。看上去很美,确实尊贵无比。

至于权力嘛,一点也没有。太子的宾客,按说应该在太子左右,提供一些咨询。可是后面加个分司东都,那就白搭了。太子在长安,你宾客却在东都洛阳,明摆着让你靠边站。洛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别在长安我眼前晃悠着烦人!

本来这顶帽子是给有德有才的长者准备的,是个尊崇有加的荣耀之职。光享受待遇,还不用干活,连去长安点名打卡都不用,舒服啊舒服。到了唐末,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的帽子基本成了下台宰相的标配。

之前,帝国两大宰相郑畋、卢携,都被皇帝送了一顶这样的帽子。乾符六年(879年)十二月,帝国宰相王铎也不例外,灰溜溜地养老去了。将来他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现在他必须下台。

因为他的畏敌如虎、胡乱指挥,千年名城江陵被屠,草军如同汹涌的洪水已经冲入江西浙江。二十多个州被草军杀掠,十多万百姓被草军裹挟,王铎,罪莫大焉!对了,王铎这人非常怕老婆,他在江陵的溃败,一方面是黄巢实在勇猛,另一方面可能是被他夫人吓的。

守司徒、侍中、江陵尹、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封晋国公,这是王铎贬官前的头衔。有文职、有武职,有宰相、有封疆大吏,有统领方面之权、有人臣最高的爵位,朝廷给了王铎最高的官职、最大的权力,没想到却弄了个鸡飞蛋打。

洛阳城里,无官一身轻的王铎正忍受着母老虎夫人的欺凌。东南半壁,一座座富庶的城市正遭受黄巢草军的攻击。幸运的是,这里的主帅淮南节度使不是王铎那样的草包,而是一个非常能打的人,至少在乾符六年他还是大唐第一战神。这人的名字,高骈,是帝国的希望,草军的噩梦。

强将手下无弱兵,高骈不但善于将兵,还特别善于将将。他麾下的大将张璘,遇见草军就来劲。去年,黄巢从江浙过境,被张璘打得满地找牙,狼狈逃往福建广东。张璘俘虏了草军好几员大将,追赶黄巢不及,吃了个半饱,意犹未尽。

没想到黄巢这狗日的,在广东吃饱了白斩鸡,今年又杀回来了。那还说什么,干就完了!张璘军中的草军老人深知黄巢的作战弱点,揪住软肋,一顿猛捶接着一顿狠踹。别看草军有二十万之众,大多数都是被裹挟来混口饭吃的百姓,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有战斗力的,还是那不到一万的曹州郓州的老山东,被从前的老同事一顿拾掇,接连败退。

局面暂时好转,高骈功莫大焉,朝廷加封同平章事,也就是挂宰相衔,连同他的老伙计卢携也沾了光。当年,宰相卢携强烈要求起用高骈。现在高骈连战连捷,成为帝国的中流砥柱。而卢携因为与郑畋、王铎不和,此时正在洛阳,哥仨一起做着没啥鸟用的太子宾客。

高骈打了胜仗,卢携举荐有功,立马恢复宰相职务,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这个任命,在当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却深深影响了历史进程,一定意义上说葬送了帝国的生命。

唐僖宗的朝廷,就是这么任性,不是左,就是右。既然卢携路线是对的,说明他的对手郑畋、王铎那哥俩是错的。那还等什么?查一查吏部的干部档案,特别是防范草军至关重要的关东中原地区,凡是这哥俩当道期间安排的州县长官,一律下岗!

这一次的人事任免,直接导致了黄巢草军打过来时,地方上基本没抵抗的后果。没有一个基层官吏,傻到为这样的朝廷献出生命。接下来,长安城发生的一件事,说明这个帝国已经无药可救了。

帝国官员中,一个最不起眼的小芝麻官,左拾遗侯昌业发起了对帝国顶层正义的攻击。左拾遗,只是个从八品的小官,职责是收集社会上的言论向皇帝禀报。这是个没有油水、光有麻烦的苦差事,诗圣杜甫,也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穷的叮当响。

左拾遗侯昌业发挥自己的职能,向皇帝上书,直言不讳指出了目前帝国存在的种种弊端。千年以后,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侯昌业是一个大写的人,因为他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当朝皇帝唐僖宗和第一权臣、大太监田令孜。奏章一出,石破天惊!

宋明两朝,大臣为了沽名钓誉,攻击皇帝的不少。唐朝在魏征之后,敢给皇帝提意见的很少,给大太监找茬的更少。侯昌业以大无畏的勇气,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痴迷游戏,不务政事,赏赐无度;田令孜的罪恶:独断专权,目无皇上。点出了目前的危机:关东群盗蜂起,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天文有异相。最后发出警告:社稷危矣!如果皇帝再不改正错误,任由田大太监胡作非为,大唐帝国就完蛋了!说实在的,侯昌业的话,天下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不敢说,这也反衬出他的伟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侯昌业的奏章,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唐僖宗的暴怒。考虑到这时的唐僖宗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不怎么懂的国事,连奏章能看到或者能看懂都不一定,所以这个暴怒应该是田令孜大太监的。侯昌业仗义执言,给自己带来了悲惨的结局,被皇帝召至内侍省赐死。内侍省,那是田令孜的地盘。到底是谁杀死的侯昌业,不言自明。

左拾遗侯昌业死了,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每个人都知道,皇帝实际上是田令孜听不进去不同的声音,或者说是真实的、正义的声音。偌大的帝国,再也没有侯昌业这样的忠臣敢摸老虎屁股了,没有人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帝国,再也没有避免灭亡的机会,真的是气数已尽……

唐末乱世到底有多乱(从唐入宋之殇62明知山有虎)(1)

诗圣杜甫

唐末乱世到底有多乱(从唐入宋之殇62明知山有虎)(2)

歌舞

唐末乱世到底有多乱(从唐入宋之殇62明知山有虎)(3)

壁画

,